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淑妃

淑妃

官名。三国魏明帝置,太和(227—233)中定其位在夫人之下,视相国。西晋武帝置为九嫔之首,位视九卿。南朝宋明帝泰始元年(465)省,齐复置,武帝永明元年(483)升其品为位比三司。隋炀帝置为三夫人之一,正一品。唐初沿置,位贵妃下,为夫人之一,正一品,玄宗开元(713—741)以后不置。宋朝复设,为正一品夫人,金朝同。明朝定为诸妃之一,多摄六宫事。


女官。三国时魏明帝置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妃既是皇帝的妃子,又是宫中女官。见《三国志·魏书·后妃传序》。晋、南朝宋齐、北齐、隋、唐也置淑妃。《新唐书·百官二·内官》:“唐因隋制,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

猜你喜欢

  • 干禄

    谋求禄位。《论语·为政》: “子张学干禄。”

  • 府后督盗贼

    官名,即门下督盗贼,汉置,为郡佐吏,掌兵卫,长官出,则带剑导从,居则巡察禁防盗贼。也简称督盗、督盗贼、门下督。后世多沿置。见汉《巴郡太守张纳碑》,参看“门下督盗贼”条。

  • 王国永巷仆射

    官名。西汉置,《汉书·景十三王传》记广川惠王越有永巷仆射,为主后宫妇女之宫。

  • 广东道监察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广东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三至五人。后增至七人。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皆秩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定制,设掌印御史满、汉各一

  • 庶务司郎中

    官名。清末外务部庶务司长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掌司事。正五品,奏补。

  • 大鸿胪

    官名。九卿之一。秦称典客,西汉景帝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始改大鸿胪,秩中二千石。掌少数民族君长、诸侯王、列侯的迎送、接待、安排朝会、封授、袭爵及夺爵削土之典礼; 诸侯王死,则奉诏护理丧事

  • 户部总科

    官署名。明洪武六年(1373)置,为户部五科之一,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五人。八年,因事务繁剧,增设尚书、侍郎各一人。十三年罢。

  • 夺爵

    免除官吏的爵位。秦汉制度,官吏犯法,可用爵抵罪,叫做夺爵。《汉书·景帝纪》:“(有爵者)夺爵为士伍,免之。无爵,罚金二斤,令没入所受。”注:“师古曰:谓夺其爵,令为士伍,又免其官职,即今律所谓除名也。

  • 秋官府都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属官,佐大司寇卿、小司寇上大夫掌府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 日官

    官名。周朝置。周王室主管历法之官。据天象,推历数、定岁时以颁告天下。位尊如卿。《左传·桓公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杜预注:“日官平历以班诸侯。”官名,周置,掌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