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浙江军政府

浙江军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浙江省军政机关。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元月制定的《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中规定,浙江军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的政务员、议会、法院三部分组成。依照元年制定的《浙江都督府官制》(七月修正)的规定,都督府设秘书长,掌理府内事务,都督召集各司长会议政务时,以秘书长为书记长,下设秘书员、译员、录事(掌缮写)、掾史(掌办会计、庶务);设军咨处辅佐都督筹画战守事务;设外交官掌办交涉;并附设法制局(修正后改为法制处)和印铸局(处),各局(处)设局(处)长和编纂员、录事、掾史等。依照《浙江省各司官制》的规定,分置民政、财政、教育、提法各司,各设司长一人,对都督负责。交通和实业,归民政司主管。司长之下设佥事、秘书、科长、课长、录事、掾史等。依照《浙江省都督府政务参议处章程》的规定,都督府内置政务参议处,由都督、各司司长和政务参议员等组成,以都督为议长。依照民国元年一月制订的关于省临时议会的《议会法》(七月修正)规定,临时议会由各府选出的议员组成,每府选出四人,共四十四人。议长、副议长由议员互选。《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第五章有关于法院的规定,法院设院长一人,为全省的司法长官。民国元年,各省都处在草创时期,有关各种地方法规,浙江省是制订得比较完备的,浙江军政府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省军政府组织的一个类型。

猜你喜欢

  • 北枢密院使

    官名,辽朝置,为北枢密院长官,掌契丹兵马,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其佐官有知北枢密院使事、知枢密院事、北院枢密副使、知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北院枢密使事、签书北枢密院事等。见《辽史·百官志一》,参看“北院”

  • 谥号

    参见“谥”、“谥法”。

  • 治弟

    旧时对州、县官自称的谦词。表示在其治辖之下。

  • 内将军

    官名。北魏置。《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太宗即位,拜(拓跋干)内将军,都将,入备禁中。”

  • 典豫舆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豫王府,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参见“典舆”。

  • 司田

    官署名。即工部屯田司,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屯田。

  • 掌北院头子

    官名。辽朝北面官,北枢密院官员,在给事北院知圣旨头子事下。掌北枢密院公文。官名。辽置,属北枢密院,掌本院文告之事。

  • 骁骑校尉

    官名。东汉初为屯骑校尉改称,掌北军宿卫兵,建武十五年(后39)复旧。东汉末复置,董卓曾表曹操任此职,操未就任。官名,汉置,为八校尉之一,原称屯骑校尉,东汉初改称骁骑校尉,建武十五年复称屯骑校尉。

  • 捉贼使

    官名。宋朝发兵征讨时或置,为临时军事统帅。

  • 遥郡防御使

    见“遥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