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治书执法

治书执法

官名。三国魏置,隶御史台。《三国志·高柔传》: “文帝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转加治书执法。”掌奏劾官吏。时别置治书侍御史,掌律令。西晋省。


官名。三国魏置,掌奏劾。《晋书·职官志·治书侍御史》:“及魏,又置治书执法,掌奏劾,而治书侍御史掌律令,二官俱置。”《三国志·魏书·高柔传》:“文帝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转加治书执法。”

猜你喜欢

  • 扬威校

    犹言“扬威营”。《汉书·陈汤传》:“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阵,益置扬威、白虎、合骑之校。”汉时军队编制分部,一部即一校。校,即“营”,其长官称校尉。

  • 道试

    北洋政府于民国四、五年(公元1915~1916年)间实行学绩试验,于各道设“道试”,京兆属县试与道试相同。道试在道尹所在地举行,每二年一次。道区内中学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相当资者均可应试。设典试官一人

  • 按摩博士

    官名。隋朝太常寺太医署置,员一人。唐沿置,从九品下,掌以推拿按摩之术教授按摩生。医学学官名。隋唐置,属太医署。掌教按摩生导引之法以治病。唐制员额一人,从九品下,所教按摩生员额十五人。

  • 左龙丞

    官名。北齐置,为左龙署次官。

  • 司常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司常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理九种旗帜,各有类属,用于国事。北周依《周礼》置司常中士,正二命;司常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司辂下大夫。

  • 律例馆校对

    官名。清朝刑部所属律例馆之属官。乾隆七年(1742)设。四人,以刑部司员及笔帖式充任。掌校勘核对。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 郡主额驸

    见“额驸”。

  • 永兴宫马群司

    官署名。辽朝永兴宫所属机构。掌马群畜养蕃息之事。置侍中、敞史等职。

  • 宗人府副理事官

    官名。清朝宗人府所属左、右二司之副长官。佐理事官掌左、右二司事。雍正二年(1724)改员外郎设。左、右司各二人,从五品,以宗室充任。

  • 参预朝政

    职衔名。隋、唐宰相职衔名义。《隋书·苏威传》: 拜纳言,炀帝嗣位,高颎等诛,坐免,“岁余,拜鲁郡太守。俄召还,参预朝政”,“后岁余,复为纳言”。《旧唐书·太宗纪上》:贞观元年(627)九月,“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