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 西周称执政大臣。《大盂鼎铭》: “若文王命二三正。”②正职。即一官之长。《周礼· 天官·大宰》: “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③乡官名。晋朝凡千户以上乡置一人。


官名。1、长、长官。《尔雅·释诂下》:“正、伯,长也。”注:“正、伯,皆官长。”《尚书·商书·说命下》:“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注:“正,长也,言先世长官之臣。”

2、掌狱讼的官。《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东汉也置,仍为廷尉的副长官,掌评决诏狱和审理下属执法机关中疑难不易审理的案件。见《后汉书·百官二·廷尉》。

3、掌司四时的官。《新唐书·百官二·司天台》:“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正各一人,正五品上;副正各一人,正六品上。掌司四时,各司其方之变异。”

猜你喜欢

  • 轮船统领

    官名。清朝福建海军长官。同治九年(1870)任福建水师提督为轮船统领,始置。从一品,掌督率福州船局轮船。光绪五年(1879)改为福建总统水师。

  • 步兵旅司令部

    军队指挥机关。北洋政府改清末新军的协为旅,旅的指挥机关为司令部, 主官有旅长 (少将)一人, 下设副官(少校, 上、中尉) 二人, 军士三人, 兵三人。共计有官三人,士兵六人,总计九人,并备有马四匹。

  • 把门内品

    宋朝内侍官名。隶入内内侍省者,位在后苑内品上、入内内品下; 隶内侍省者,位在后苑勾当事内品上、内品下。宦官职名。宋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均置。

  • 长人长上

    武官名。唐置于左右监门卫, 员额各二十人。参见“长上”。

  • 县库房

    清代县衙内部分房之一,设经承以管理之。仅在大兴、宛平二县设置。

  • 四方馆录事

    官名。隋置,掌署内各项行政事务。

  • 和解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讨伐田悦,领兵将领李抱真、马燧以事素有嫌隙,因此诸军逗留观望,久无战功,德宗数遣中使和解之。

  • 粮料使

    使职名。唐朝后期藩镇出兵,一离本境,朝廷给出界粮; 每军以台省官一人为使,主供粮科,谓粮科使。代宗广德元年(763)郭子仪以第五琦为粮料使,给军食。唐诸道临时特遣使。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七月,以

  • 果上人

    官名。又称“司果执事”。清朝内务府掌仪司果房之属官。康熙十六年(1677)设,十二人,秩九品。隶于“掌果”之下,协办所属事务。

  • 京官

    一般对在京都中央各衙门任职官员的统称。以别于地方官及差遣出外之官,故名。《北齐书·崔劼传》: “世门之胄, 多处京官, 而㧑二子拱、 㧑并为外任。”唐朝又称“京职事官”,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