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阁科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机构。负责保管档案。内设掌稿笔帖式六人,外郎若干人。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机构。负责保管档案。内设掌稿笔帖式六人,外郎若干人。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之。天官府御正中大夫属官,正二命。《隋书·刘行本传》:“(周)武帝亲总万机,转御正中士,兼领起居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废。
帝王宫中负责管理车马牛畜的机构。春秋楚、战国秦等国置。秦汉沿置。《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夫左尹与中厩尹,莫知其罪,而子杀之。”《睡虎地秦墓竹简·厩苑律》:“其大厩、中厩、宫厩马牛殹(也),以其筋、革
学官名。北齐置,见“郡学博士”。
官名。隋置,掌外国使臣贵贱等级及立功叙奖。
官名。宋初置东、西上閤门副使,为武臣阶官,属横班使臣,品秩视员外郎 (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各置二人,从七品,为閤门司副长官。徽宗政和二年 (1112) 改武臣官名,更名左武、右
官名。北周置。正五命。参见“员外散骑侍郎”。散官名。北周置, 见“左员外侍郎”。
官名。唐末盐铁、户部、度支三司所置属官。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以盐铁转运使额职极多,三司使奏罢之。
官名。北魏诸官寺属吏,掌计算。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八品下,唯尚书算生高一阶。
掾史属为掾史和属之合称,即三公府、将军府诸曹之正、副二长官,掾史(一般称掾)为正,属为副。见《后汉书·百官一·太尉·掾史属》,参看“掾”、“掾史”条。
官名。春秋时吴国置。负责市场管理的长官。《越绝书·荆平王内传》: “子胥遂行至吴,徒跣被发,乞于吴市。三日,市正疑之,而道于阖庐。”官名。掌司市。《越绝书·越绝荆平王内传》:“子胥遂行至吴,徒跣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