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铨选方式之一。明代吏部于弘政门会选通、参以下官。参见“廷推”。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改局置司,秩从五品,隶异样局总管府。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官名。三国魏置,侍卫殿内,八品。官名,三国魏置,掌殿内侍卫,八品。
“行台尚书左仆射”的省称。
(1)汉制,一些察举的科目如贤良、文学两科,被举者须通过对策,合格者始得授官;又有察举以外的入仕考试,有应试资格者为学童、博士弟子及博士。学童考试称为学童试,博士弟子考试主要是通过射策和岁考,博士考试
外交官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三月二日公布的《外交官领事官官制》中规定,全权大使或公使兼驻国使馆所设参赞,得由外交部派充代办使事官,简称代办。国民党政府时期沿置,由外交部长派驻他国,为
爵名,也写作“上间爵”。意即功使上闻,名通天子。详“上间爵”条。
官名,皇后属官,掌皇后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
即“三司都凭由司”。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寝局,掌床帷铺设、洒扫之事。唐朝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 (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