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明威将军

明威将军

官名。西汉末隗嚣曾置,时有明威将军王遵。西晋、南朝齐、梁、陈及北魏、北齐、北周皆置为杂号将军名号。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第十三班,大通三年(529)移入轻车将军班中; 陈五品,秩千石; 北魏六品上; 北齐六品;北周正四命。又,南朝梁、陈所置“十明将军”中亦有此号,班品较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从四品下武散官。宋初因之,改为从四品。神宗元丰五年(1082)罢武散官,唯蕃兵蕃官仍授。金朝为正五品下武散官。元朝为正四品武散官。明朝为正四品武官初授散官之号。清初沿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四品之封赠。乾隆二十年(1755),改昭武大夫。


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隗嚣置,掌征战。《后汉书·隗嚣传》:“上将军隗嚣……明威将军王遵、云旗将军周宗等,告州牧、部监……”其后,魏晋南北朝沿置。南朝梁武帝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的第十三班;陈为五品,秩千石;北魏六品上;北齐六品;北周正四品。唐高宗武德年间定为从四品下武散官。宋初因之,改为从四品。金为正五品下武散官。元改为正四品,明正四品初授为明威将军。清初沿置,为绿营正四品之封赠。见《南朝宋会要》、《魏书·官氏志》、《新唐书·百官一·兵部》、《金史·百官一·武散官》、《元史·百官七·武散官》、《明史·职官一·兵部》、《明会要·职官·勋阶》。

猜你喜欢

  • 望气佐

    官名。见“望气”。

  • 通御郎

    内侍阶官名。金、元朝皆置。金二十五阶之第十五阶,秩正七品下。元十四阶第八阶,从五品。官名。金代内侍官,正七品下,称通御郎。见《金史·百官一》。

  • 衔枚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大驭中大夫衔枚中佐官,正一命。

  • 北王

    爵位名。太平天国前期诸王之一。北王韦昌辉称六千岁,官等为二等,以军师身份辅佐天王,处理军政诸务。系衔为雷师、后护又副军师北王,对外行文时则冠以“真天命太平天国”七字。其办事机关称北王府。参见“北王府”

  • 祠部牒

    即“度牒”。

  • 骑曹参军

    官名。即骑曹参军事。官名。全称为骑曹参军事,简称为骑曹参军。隋、唐皆置。《新唐书·百官四上·骑曹参军事》:“骑曹参军事,掌外府杂畜簿帐、牧养之事。”参看“骑兵参军”条。

  • 斋内局

    官署名。南朝梁置,为东宫诸局之一。

  • 东言三师

    见“东宫六傅”。

  • 文书房

    官署名。明朝于内廷之中设,掌收进章奏题本,发下圣旨御批。设掌房十员,俱以宦官为之。文书房后来成为内廷宦官升转要职的必由之阶,凡升司礼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者,必由文书房出。明代宦官衙门司礼监的附属机关。

  • 议政王大臣

    官名。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之初,除设八旗总管大臣与佐管大臣统率军旅之外,特设议政五大臣、理事十大臣,王先谦《东华录》说:“凡有听断之事,先经扎尔固齐十人审问,然后言于五大臣再加审问,然后言于诸贝勒。”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