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公
爵名。北魏中期置,位第三等,低于开国郡公。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一品。
爵位名。北魏置,秩从一品,地位在开国郡公之下,开国县侯之上。
爵名。北魏中期置,位第三等,低于开国郡公。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一品。
爵位名。北魏置,秩从一品,地位在开国郡公之下,开国县侯之上。
宫廷给使名。辽置,属裀褥局。见“著帐局”。
明朝道士封号。赐银币蟒玉,加太常卿、礼部尚书及宫保衔。为一时荣典、非常制。
官署名。置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隶武备寺。置提领二员。
官名。元置,为利用监的主官,见“利用监”。
官名。宋初置,见“礼部”。
官名。又称“御戎”。春秋晋置。掌驾驭兵车。大夫爵。《国语·晋语七》: “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
陆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将,掌理军需事务。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官名。明置,为良牧署正副主官。见“良牧署”。
爵名。春秋时郑国置。相当别国的“中大夫”。《左传·昭公七年》:“朔于敝邑,亚大夫也; 其官,马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