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护军将军

护军将军

官名。①西汉将军名号。武帝时以韩安国为之,督护诸将军。不常置。②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 (207) 曹操改丞相府护军为中护军,其资重者迁护军将军,四品,职掌相同,典武官选举,与中领军(领军将军) 同掌禁军,出征时督护诸将,隶属领军。西晋不典选举,不隶领军,自领禁卫营兵,三品。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322) 省并入领军,明帝太宁二年 (324) 复分置。南北朝沿置,掌督护京师以外诸军,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五官等,出征时置参军。权任颇重,诸将军皆敬之。北齐为护军府长官,领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府及各地关尉、津尉,皇帝出则护驾,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及诸曹参军。宋三品,梁十五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二品上,二十三年改从二品,北齐从二品。皆金章紫绶。魏、晋、宋、陈其品皆与中护军同,梁、北魏、北齐则比中护军高一阶。


官名。汉置护军将军。《汉书·李广传》:“广为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魏晋皆置护军将军,掌武职选用及中央军队。《晋书·职官·护军将军》:“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也。”南朝宋置护军将军,掌外军。《宋书·百官下·护军将军》:“护军将军一人,掌外军。”“盖护军护诸将军。”“护军犹别有营也。领、护资重者为领军、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官属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梁朝也设护军将军。《隋书·百官上》:“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游骑等六将军,是为六军。”北齐也置护军将军。《隋书·百官中·护军府》:“将军一人,掌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

猜你喜欢

  • 上林苑监左监正

    官名。明朝上林苑监长官。始设于永乐五年(1407),左右各一人,正五品,掌苑囿、园池、牧畜、种植之事,为宫廷提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后监正不常设,以监丞署职。

  • 左右仆射

    官名,秦始置,汉因之,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之。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以善射者掌事。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有仆射之号。成帝建始元年初置尚书五人,以一人为仆射,主封门,掌授廪假钱谷。后汉尚书仆射一

  • 典翼牢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翼王府典官之一,掌监狱。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

  • 州维那

    州镇僧官名。北魏置,为州沙门统的副职。《魏书·释老志》说:“永平……二年冬,沙门统惠深上言,僧尼浩旷,清浊混流,……辄与经律法师群议立制:诸州、镇、维郡那、上坐、寺主,各令戒律自修,咸依内禁。若不解律

  • 荡逆将军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七品上。可作为起家官。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亦置,用以褒赏勋庸,秩从七品上。

  • 学官令

    官名。西晋王国置。东晋、南朝沿置。梁依王国等级不同,位自流外五班至流外一班不等。北魏、北齐俱置,从九品上。官名。晋置,掌管学校教育。《晋书·职官志》:“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学官令、典书丞各一人。

  • 阎洪达

    官名。突厥官,西突厥处罗可汗置,与俟发评议国事; 阿史那氏别部置,二十八等官之一,世袭其官而无员限。

  • 工商部

    民国十七年设立,直属中央行政院,管理全国工商行政事务。民国十九年与农矿部合并为实业部。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置实业部,北洋政府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分置农林、工商两部。工商部掌理全国工商行政事务。

  • 行政院院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行政院的长官,员额一人。其职权为:一、综理院务并监督所属机关;二、为行政院会议的主席;三;国民政府(后来的总统府亦同)发布关于行政院主管事项的命令处分,须由行政院院长副署;四、

  • 龙泉苑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置,为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香山监。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永乐十八年并入太仆寺。参见“香山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