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执戟

执戟

①皇帝的亲近侍卫。《汉书·惠帝纪》: “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颜师古注引应劭曰: “执楯、执戟,亲近侍卫也。”秦、汉以郎中、中郎、侍郎等郎官执戟宿卫宫殿门户,故亦为郎官代称。② 武官名。唐武则天天授二年 (691) 始于诸卫各置五人,正九品下,为四色官之一; 东宫六率各三人,从九品下。肃宗乾元元年 (758)北衙六军亦准诸卫置,员额、品秩皆同。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废。


1、掌侍从宿卫郎官的别称。秦汉时以郎中、中郎、侍郎持戟宿卫宫殿门户,因此有“执戟”之称。《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书·惠帝纪》:“太子即皇帝位……(赐爵)中郎不满一岁一级,外郎不满二岁赐钱万。宦者尚食比中郎,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注:“应劭曰:执楯、执戟,亲近陛卫也。”

2、官名,唐武则天置,诸卫各五人,正九品下;东宫六率各三人,从九品下。肃宗乾元年间,也准北衙六军诸卫置。宋朝初年只是个空名,神宗时废。

猜你喜欢

  • 左显禄王

    官名。匈奴置。以单于子弟充任,统领部众,地位在左、右独鹿王之下。

  • 单车

    即“单车刺史”。

  • 主

    官名。即别帅、副将。清人顾炎武《日知录七·夏奡舟》:“古人以左右冲杀为阵,其锐卒谓之跳,别帅谓主。”见《陈书·高祖纪》。

  • 军候假丞

    官名,汉置,为“曲”的试用副长官。汉朝军队编制为部、曲、屯。“部”的长官称校尉,“曲”的长官称军候,“屯”的长官称屯长。军候为曲的正长官,副长官有丞、或假候。汉制,官吏试用期间称假,试用合格,才正式下

  • 军使

    ①军职。唐高宗仪风(676-678)中置,以黑齿常之为河源军副使、大使,常之在军七年,吐蕃不复为边患。五代沿置,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于辉州砀山县(今安徽砀山)置崇德军,以使领之,始命朱彦让为军使

  • 把截使

    使职名。唐僖宗广明 (880—881) 中为堵截黄巢西进所置各路统兵官,齐克让为汝、郑把截制置都指挥使,张承范为把截潼关制置使。其后,偶有设置。

  • 娥

    汉朝皇帝姬妾名号。 汉武帝置。 娥亦作何。、 娥皆美貌之意, 秩视中二千石, 比关内侯。 东汉省。

  • 征蛮大都督

    官名。北魏置。《魏书·张熠传》: “庄帝还宫,(张) 熠出除镇南将军,东荆州刺史,寻加散骑常侍,征蛮大都督。”

  • 贴写中书

    官名。清朝内阁属官。掌缮写之事。额设四十六人,满洲四十人,蒙古六人。

  • 鱼官

    监池守鱼的官。《吴录》:“(孟仁)为监池司马,自能结网,手以捕鱼,作鲊寄母,母因以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鲊寄我,非避嫌也。”见《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司空孟仁卒”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