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御府丞

御府丞

官名。御府次官。两汉魏晋南朝皆置。汉秩三百石,任用宦者。魏、晋、南朝用士人。参见“御府”。


官名,汉置为御府令之副,掌佐令行职事。秩三百石,用宦者。见《后汉书·百官志三》。三国、魏晋南朝用士人。参看“御府”条。

猜你喜欢

  • 截取

    清代举人在会试外的入仕途径之一。举人考中后,经过三科,由本省督抚给咨赴吏部候选,称为截取。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吏部奏举人拣选知县壅滞,除现在已经截取赴部听其照例铨选外,其余令直省督抚于乡试后会同

  • 月参官

    即按规定每月参拜皇帝一次的官员,称月参官。参看“月参”条。

  • 富宁库

    官库名。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始设,属户部。分掌万亿宝源库出纳金银之事。置提举一人,从五品;同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一人,从七品。又有吏目一人,其后司吏增至六人,译史一人,司库八人。参见“

  • 龙卫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军官,统领龙卫军。

  • 杓窊印

    辽朝印信。杓窊意为鹰,以鹰鹘作印纽,取疾速之意。有征伐,往往赐将帅用之。

  • 弁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属官,正一命。

  • 和硕公主

    清朝皇帝女之封号。和硕,满语,乃“一方”之意。清制,妃嫔所生之女及皇后抚养的宗室女儿下嫁时,得受此封,品级同郡王。据清末《公主册》统计,清代封授或追封为和硕公主或长公主者共二十四位。公主名称之一,清制

  • 小吏部

    即“小吏部下大夫”的省称。

  • 马军大将军

    官名。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废天威军,以其隶左、右神策军,置马、步军将军及指挥使,以马军大将军知军事。

  • 清浊

    官职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职有清、浊之分,士族高门只出任与自己身分相适的“清官”,寒门则只能任“浊官”。由浊官迁任清官,则可大大提高其社会地位,故当时“其官唯论清浊,从浊官得微清,则胜于转”(《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