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洋政府时期大总统的幕僚机关,也是总统办公处所,通称公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南北统一政府尚未建立之前,袁世凯在北方设有临时筹备处和军事参议处。同年四月八日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总统府于四月
官署名。左御史台、左肃政台省称。见“左御史台”、“左肃政台”。唐代武则天光宅元年,分御史台为左右台,左台掌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新唐书·百官三·御史台》注。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竹器。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中部监察政务的官员。《魏书·阉官传》:“(苻承祖)因事为阉人,为文明太后所宠,自御厩令迁中部给事中,散骑常侍,辅国将军。”
官名。《周礼》无此官。北周置司袍袄中士,正二命;司袍袄下士, 正一命, 掌将士服用之袍袄,属夏官府武藏中大夫。
官名。又称“元尉”。春秋时晋国置,晋军设军尉,主管派遣为将佐驾御车马的军吏,及训练士卒。中军尉为中军所设的军尉,大夫爵。《左传·成公十八年》: “晋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
任官的资格。唐制凡参加流内官铨选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资格,称为官资。包括前资官和有出身人。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兵部中大夫武候率下大夫属官,正一命。官名。见“武候率下大夫”。
见“通译官”。
官名。明初刑部所属司门部副长官。洪武六年 (1373) 始置,初二人,正六品。十三年,升部秩,随改从五品,一人。协郎中共掌本属部之事。二十三年,随司门部并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