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尊
清朝知府属员及部下对知府之尊称。
明清时代对知府(府的长官)的尊称。犹称知州为州尊、称知县为县尊一样。明朝朱权《荆钗记·会讲》:“明日府尊堂试,他时大比,未知若何?”
清朝知府属员及部下对知府之尊称。
明清时代对知府(府的长官)的尊称。犹称知州为州尊、称知县为县尊一样。明朝朱权《荆钗记·会讲》:“明日府尊堂试,他时大比,未知若何?”
官名。太平天国在天京设有中关、上关、下关三个海关,其主官分别称为提中关、提头关、提下关,其官阶均为职同指挥,故概称为提关指挥。
官名。见“良酝丞”。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掌力役之政令,负责全国力役的调派。下设司役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六护军府之一,职掌、设官同“右二护军府”。
官名。即太子典膳郎。官名。唐置,见“典膳局”。
官名。唐玄宗开元六年 (718) 改乾元院修书官置,以六品以下充任。
即“尚书右选”。尚书右选郎中的简称。见“尚书右选郎中”。
官名。元宣徽院所属有丰闰署,秩从五品,掌岁入刍粟,以给饲养驼马之事。设令丞为正副主官,各一人,以达鲁花赤监督;下设直长一人。
武官名。北周置,正职为上士,副职为倅长中士。参见“六率”。
官府文书名。宋朝内外官署呈文于中书、尚书省、三司; 御史台呈文于中书、枢密院; 在外官员呈文于所统摄官署,如三省、枢密院或省、台、寺、监及本路察访官,皆用申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