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少傅

少傅

官名。①与少师、少保并称三少或三孤,居少师下、少保上。相传西周已置,辅助太师、太傅、太保辅弼君王。《尚书·周官》: “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后不置。北周复置三孤官,与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 并为大臣加官,地位崇高,无实际职掌,正八命。隋、唐不置。北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以三公为宰相,置三孤为辅相,宣和元年 (1119)以后,亦作为勋臣加官,正一品。南宋因之。辽置为南面官。金、元不置。明初为皇帝辅弼大臣,其职至重,建文(1399—1402) 间罢,仁宗复设,宣宗宣德三年(1428)命公孤官各辍所领,专侍左右,咨访政事,几成专授。后渐成虚衔,作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无职掌、无定员、无专授,从一品。清朝因之。②辅导太子之官。相传殷周已置。《礼记·文王世子》: “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春秋亦置。《左传·襄公十九年》: “使高厚傅牙,以为太子,夙沙卫为少傅。”后世作为“太子少傅”的简称。


官名。1、官名,掌辅佐天子,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少,位孤卿。《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

2、辅佐太子的官,指太子少傅。

3、作为加官。

猜你喜欢

  • 吕则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元丰八年十月”条下记“夏国使吕则嵬名怀普等见于延和殿,以其母梁氏之丧来告也。”吕则为嵬名怀普等的官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六“庆历五年闰五

  • 军事次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军事部的副长官。见“军事部”。

  • 大宗

    ①周朝宗法制度嫡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陈述簋铭》:“陈氏裔子孙逆,作为皇祖大宗。”② 官名。同“太宗”。一说殷时已设,即《周礼·春官》的宗伯。西周春秋沿置。掌宗庙祭祀礼仪的长官。《礼记·曲礼下》:

  • 殄吴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三国志·曹休传》“初,文帝分 (曹) 休户三百封 (曹) 肇弟纂为列侯,后为殄吴将军。”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帅军征伐或镇守。《三国志·魏书·曹休传·附子肇》:“初,文帝分休户三百

  • 司服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御正中大夫司服上士佐官,员二人,正二命。

  • 镇国中尉

    爵位名。明置为较低等封爵,以封郡王非嫡长之四世孙。官名。明宗室封爵有镇国中尉。《历代职官简释·镇国中尉》:“明制,宗室封爵奉国将军之下为镇国中尉,与将军同以镇、辅、奉三字为高卑之序。”

  • 荣禄大夫

    散官名号。金朝始置为散官,以授从二品下文官。元朝始置,改文官从一品,宣授。明朝文、武散官均置,从一品,初授。官名。金为从二品下文官,元为从一品文散官,明为从一品文、武散官,清为从一品封阶。见《金史·百

  • 西翼校尉

    官名。北魏置,职掌不详。常文通以南天水太守任此。

  • 撒答剌欺提举司

    元代工部所属机构。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以札马刺丁率人匠成造撒答刺欺,与丝紬同局造作,遂改组练人匠提举司为撒答刺欺提举司,秩正五品。以提举一人为主官,下设副提举、提控案牍各一人。

  • 交通大学

    铁道部所属大学。前身最早为南洋公学,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创办于上海。北洋政府时期先称南洋大学,后称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