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将军幕府

将军幕府

佐助将军处理军务员职的总称。《史记·李牧列传》有“市租皆输入莫府”之语,索隐:“崔浩云:古者出征为将,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帟为府,故曰幕府。”将军幕府的员职,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令史等。长史秩千石,是幕府的总管,可以代表将军或单独行事;司马秩亦为千石,主兵,即在军事上为将军出谋画策或帮助将军调遣军队;从事中郎秩六百石,职参谋议,是属于参谋性质的吏员;掾属与令史是管理具体事务的,有些也起参谋作用,一般有二、三十人,可以统称掾、史或舍人,也可以其所领职务为称,如外刺、刺奸及部集、兵曹掾史、禀假掾史等。不同时期不同将军的幕府,其人数不一,多为随事而设;也有因人而设者,如《汉书·蔡义传》记蔡义“以明经给事大将军幕府。”以上是将军幕府僚属, 其领兵作战,有部、曲、屯等组织:将军所领军队分为部,部有校尉、司马(不设校尉的部只设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为其副职,其别营领属者,为别营司马);部下有曲,曲置军侯(副职称为假侯);曲下有屯长,每一屯长五十人;屯长之下则为什伍组织,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三国时期将军幕府略如汉制,魏二品将军,以骠骑将军为例,其幕府所属有军师一人,第五品;长史、司马各一人,第六品;从事中郎二人,第六品;正、行参军二人,(持节为都督者则置三人),第七品;门下督一人,第七品(其下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开府则置门令史一人);营军督、刺奸督、帐下督各一人,秩均为第七品;记室督一人,第七品(开府则置记室省事令史、閤下记室书令史各一人) ;部曲督,无固定员额,第七品;主簿一人);西东閤祭酒一人(开府则置功曹史、书佐各一人);户仓曹令史、属各一人(开府则置);兵铠士贼曹令史各一人;西东曹掾、令史、学事各一人(开府则置)。其二品以下诸将军,所属员职依次递减。晋与南北朝时,汉魏以来的一些重要的将军名号多成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其开府为位从公者则置府僚,略如公府之制(参见“公府掾属”条);其领兵在外者,多为州刺史与郡太守的兼职,除州、郡行政属吏之外,另有军府的组织,称为州军府或郡军府,其员职略如军府之制(参见“州军府”、“郡军府”条),军府僚属并逐渐侵夺了州、郡行政属吏之权,逐渐成为地方行政员吏。至隋遂废去地方行政系统的员吏,以军府僚属的员职,正式定为地方行政员吏,并废去郡一级建制,以州统县。于是本属军职的州司马,至唐代遂成为安置贬降的朝廷官员的闲职,而禁军、十六卫等军事系统的僚属则另有设置,与汉魏南北朝以来的幕府不同。

猜你喜欢

  • 奋威将军

    官名。西汉置,为杂号将军。三国魏、两晋定为四品。十六国前秦亦置。南朝宋时与建威、振威、扬威、广威将军并称为五威将军,四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四品。杂号将

  • 外交部

    官署名。民国置,管国际交涉、在外侨民、居留外国人、及中外商业等事务。初设总务厅、政务司、通商司、交际司、条约司;后改置总务、国际、亚洲、欧美、情报五司。其长官初称总长、次长;后称部长、政务次长、常务次

  • 尉官

    陆海空军官佐等级中的初等。北洋政府始置,分为上尉、中尉、少尉三级,以下还有准尉一级。国民党政府沿置。

  • 咨议局议长

    官名。清末各省咨议局长官。宣统元年(1909)置。每局一人,由该局议员选举产生,任期三年。掌总理全局事务。

  • 编纂

    官名。南京临时政府公报局置编纂员二人,掌编纂公报。北洋政府成立,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于财政部与司法部设置编纂,为特别部员。员额前者八人,后者四人;次年均取消。又蒙藏院、国史编纂处

  • 受给官

    官名。南宋军器所属官,位在提举、提点提辖、监造之下,掌仓库出纳之事,员一或二人。任满后授堂除现阙差遣。

  • 侍右郎中

    官名。宋朝吏部侍郎右选置,参掌本选之事。参见“侍郎右选”。

  • 太子右虞候

    官署名。隋朝始置,有开府一员,掌斥候伺非; 又有长史、司马及功仓兵骑诸曹参军事,法铠等曹行参军各一员、行参军三员;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开府为率,并置副率。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太子右清道卫

  • 火药局

    即“管理火药局”。

  • 籥人

    籥师及其属员的合称。《逸周书·世俘》:“籥人奏。”参见“籥师”、“籥师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