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孝悌

孝悌

①孝悌指孝顺友爱父母兄弟者,汉朝多与力田连称。力田指力务农本者。始见于惠帝四年 (前191)。高后元年 (前187) 令郡置孝悌力田一人。文帝十二年 (前168) 又计户口增置员额,以为民表率。被举除者得免除徭役,时有赏赐,一般不担任官职。或以为皆乡官名。亦可备一说。②制举科目之一。北宋太祖开宝 (968—976) 中曾设此科,诸道、州荐举数百人,命礼部试其艺业,一无可采,皆遣回原籍。


官名,汉高后初置,为乡官,掌导乡里,助成风化。《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三老,高帝置,孝悌、力田高后置,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也。”《汉书·文帝纪》:“又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导)民焉。”

猜你喜欢

  • 京兆尹

    官名。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之一。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改右内史置,职掌如郡太守。其地属京畿,为“三辅“之一,故不称郡。因治京师,又得参与朝政,故又有中央官性质。秩中二千石 (一说秩二千石),地位

  • 右长史

    官名。①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分长史为左、右,总领相府诸曹。魏晋南北朝相国、丞相府例置。当时司徒府诸曹办理日常事务,司徒或置或缺,其左、右长史则常置,统领诸曹。其余诸公唯置长史一员,加崇者方分置左、右。秩

  • 飞骑尉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置,为散官八尉之一,正八品下; 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大都督置,为三转勋官,比从六品。宋朝为第十阶勋官,秩从六品。金朝置为第十阶勋官,从六品

  • 典翼厨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厨”。

  • 工程队参领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 (1904) 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一人,正三品,正参领充,简放。参佐全军工队事务,遇工队聚用时指挥督率。唯平时不编军,故不常置。军中佐官名。清末新军在军一级置工程

  • 协律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一度置,以李延年为之,佩二千石印绶,掌谱作新曲。寻省。三国魏复置,隶太常,掌校定调和音律。六品。晋改“协律校尉”。官名,西汉武帝始置。掌承旨谱曲。三国曹魏黄初年间也置,为乐令升迁用。《汉

  • 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美国的总统制,以临时大总统一人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临时副总统一人为临时大总统的副职。总统府为临时大总统的幕僚机关,置秘书处、法制院、公报局、铨叙局、印铸局,分理各项事务。

  • 司常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司常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司车辂下大夫属官,保管皇帝、皇后所乘车辆上使用的旗帜等饰物,并掌管皇帝以下诸臣使用旗物的规格。下设司常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

  • 太子左典戎卫

    即太子左卫率府,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左卫率府。

  • 守宫令丞

    官名。东汉少府所属有守宫令及丞,《后汉书·百官志》本注:“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魏晋守宫令转属光禄勋,秩六百石,第七品,职掌与汉同。梁陈光禄卿所属亦有守宫令。北齐于光禄寺设守宫署,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