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家令

太子家令

东宫属官。秦、西汉隶太子詹事。西汉管理太子汤沐邑,掌东宫刑狱、饮食、仓库,职比廷尉、司农、少府。秩千石(一说八百石)。新莽改名中更。东汉复故,改隶太子少傅,不掌刑狱。领太子仓令、食官令。与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并号太子三卿,为东宫要职。两晋或隶太子二傅,或隶詹事,掌东宫刑狱、仓储、饮食、奴婢,五品。南朝隶詹事,宋、齐五品,清流者不为之; 梁始重其选,十班; 陈四品,千石。北魏亦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二十三年改从四品上。北齐至辽为太子家令寺长官,北齐、隋、唐皆从四品上。隋炀帝曾改名司府令,唐初复旧。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宫府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宋朝官名虽存,罕有除授。金朝不置寺,家令隶詹事院,掌东宫营缮栽植铺设灯烛等事,正八品。元朝为“家令司”长官,正三品。


官名。秦有家令,汉因之,有丞。掌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秩千石。汉代太子食汤沐邑十县,由家令掌管;西汉属詹事,后汉属太子少傅。魏因之,晋代家令兼管刑狱。宋、齐、北齐、隋、唐因之。隋代家令掌刑法食膳仓库奴婢等,唐代家令不主刑狱,其余与隋同。辽代称太子家令,属太子家令寺。《汉书·吴王刘濞传》:“朝错(晁错)为太子家令,得幸皇太子。”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家令》、《辽史·百官志三·太子家令寺》。

猜你喜欢

  • 噶喇大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翼长”。

  • 兴圣宫使

    官名。辽朝北面官,兴圣宫长官,统领兴圣宫军民之政。下设副使、太师、太保、副中等职。

  • 虞衡

    官名。掌山泽。《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 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注:“虞衡,掌山泽之官,主山泽之民者。”

  • 殿前左右射生军

    唐肃宗时置衙前射生手千人,谓之左右英武军,也叫供奉射生官、殿前射生军等,分左右厢,故称殿前左右射生军,负责保卫。其官为大将军,即由大将军统帅。参看《旧唐书·职官三·左右神武军注》、《历代职官表·历代职

  • 少卿监

    宋朝诸寺监少卿、少监合称。

  • 光迎功曹

    官名。北齐置,为郡、县属官,专掌迎接新任长官诸事,位高于同级功曹。

  • 京省

    即尚书省。北齐在晋阳置“并州尚书省”,称设于京师的尚书省为京省。《北齐书·崔劼传》:“(劼)迁并省度支尚书,俄授京省,寻转五兵尚书。”

  • 长宁寺卿

    官署名。为长宁寺的主官,见“长宁寺”。

  • 督捕右理事官

    官名。清初督捕衙门之职官。顺治十一年(1654)设,满州、汉军各一人,后改满、汉各一人。掌督捕逃人事。康熙二年(1663)改隶兵部。三十八年,以督捕衙门并入刑部,遂裁。

  • 单于左辅

    官名。十六国汉,后燕、北燕置。十六国汉时,与单于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每万落置一都尉。后燕时位次尚书。北燕时为大单于四辅之一。见《晋书·刘聪载记》、《慕容熙载记》、《冯跋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