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史公

太史公

西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先后任太史令,皆称太史公。其由来说法不一,或以为尊称,或以为官名。


关于太史公有两种说法:一说太史公是官名,位在丞相上;一说太史公不是官名,是司马迁对其父谈的尊称,太史公即太史令。《汉书·司马迁传》:“喜生谈,谈为太史公。”“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雒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注:“如淳曰:‘《汉仪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迁死后,宣帝以其官为令,行太史公文书而已。’晋灼曰:‘《百官表》无太史公在丞相上。又卫宏所说多不实,未可以为正。’师古曰:‘谈为太史令耳,迁尊其父,故谓之为公。如说非也。’”

猜你喜欢

  • 协理事务参领

    见“印务参领”。官名。清置于八旗都统衙门,掌文书档案等事务。

  • 贼曹尚书

    官名。三国吴尚书台诸曹尚书之一。《三国志·薛综传》: “入守贼曹尚书,迁尚书仆射。”官名,三国吴置,为贼曹长官,主盗贼事。《三国志·吴书·薛综传》:“黄龙三年,建昌侯虑为镇军大将军,屯半州,以综为长史

  • 副监理官

    官名。清末度支部派驻各省清理财政局官员。宣统元年(1909)各省设清理财政局,始置。每省一人,度支部遴员奏派(共派二十四人),任期二年。掌佐正监理官稽查督催该局一切应办事宜。

  • 狱掾史

    县分职吏名。秦始置,掌审决狱讼。《史记·曹相国世家》记曹参“秦时为沛狱掾。”又《史记·项羽本纪》说:“陈婴者故东阳令史。”《正义》引《楚汉春秋》作“东阳狱史。”是秦代县有狱掾与狱史。汉沿置,《汉书·薛

  • 左右骑士下士

    官名。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置勋府庶子,厢别六百人;骑官,厢别二百人,閤内部曲数千人;均掌宿卫。北周因其制置左右骑士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左右宫伯中大夫。其职掌据《隋书·礼仪志》所载为“立于寝之

  • 行宫诸部署司

    官署名。辽置,掌行在诸宫之政令。其官有行宫都部署、行宫副部署、行宫部署判官。见《辽史·百官志一·北面宫官》。官署名。辽置,属北面宫官。掌行在诸宫的政令。设官有行宫都部署、行宫副部署、行宫部署判官。

  • 审计官

    官名。北洋政府于审计院设置审计官十五人,协审官二十七人,须得年满三十岁以上,曾任荐任官以上满三年而有成绩,或在专门以上学校学习政治、经济学三年以上毕业并任行政职务满一年以上者,由院长呈请大总统任命,分

  • 缮裔

    官名。南诏官,中府主将。

  • 营科

    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讨逆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置。《三国志》卷四六《孙策传》: “曹公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后曹操亦置,文聘以讨关羽功,加此职。杂号将军名,东汉末年置,掌征伐。《三国志·吴书·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