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仆

太仆

官名。①西周已置,亦作大仆。《周礼》列为夏官司马属官,下大夫,掌供天子舆马,传达王命。秦、汉秩中二千石,列位九卿,掌皇帝专用车马,有时亲自为皇帝驾车,地位亲近重要; 兼管官府畜牧业。西汉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车府、路軨、骑马、 骏马诸令丞, 龙马、 闲驹、 橐泉、騊駼、 承华五监长丞及边郡诸牧师官。新莽改名太御。东汉复旧,唯置车府、未央令丞,掌供皇帝专用车马,其余属官皆省; 原隶少府的考工令则移归之,遂兼掌兵器制作、织绶等。三国因之,魏掌皇帝车马、田猎、兵器及全国畜牧业,三品。属官有考工、车府、典牧、乘黄厩、骅骝厩等令丞,典虞都尉及左、右、中牧官都尉。西晋沿置,三品。考工令改入尚方,移隶少府。东晋或置或省,省则皇帝用马(骅骝厩)归门下省,畜牧业由尚书省驾部曹管理。南朝宋、齐唯于郊祀典礼时权置之,事毕即省,管理御用车马、牧畜政令之职分属太常、尚书、门下。梁复置,改称“太仆卿”。北魏仍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二十三年改三品,常称太仆卿。北齐亦改“太仆卿”。②两汉至南北朝,太后宫亦置此职,皆冠以宫号,为“太后三卿”之一,地位与九卿相当。金朝亦置,正六品。


官名,《周礼·夏官》有太仆,掌传达王命及王之服位,侍从出入。又有校人掌王之马政。秦汉合二为一,仍称太仆。两汉皆置,武帝改太仆曰仆,俸千石,掌驭及车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王莽时改太仆曰太御(见《汉书·王莽传》)。东汉时称太仆,卿一人,俸中二千石,掌驭及车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丞一人,俸比千石。属官有考工、车府、未央厩等令丞(见《后汉书·百官志》)。掌车马。“梁太仆有罪,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见《汉书·彭越传》。其后,魏晋沿置。南朝称太仆卿,北齐称太仆寺卿。唐曾改称司驭、司仆,神龙初又复称太仆寺卿,掌驭五辂。宋朝太仆寺卿掌车辂、厩牧之政令。元明清亦置。

猜你喜欢

  • 射策

    即设科射策。汉朝选官考试的一种方法。其法,将试题书于简策,按难易分为甲、乙两科,或甲、乙、丙三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应试者任意取策,不得更换。主考者依其答案评定优劣。主要行于太学,岁试博士弟子;其次

  • 司蕃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废尚书省诸司员外郎增置曹郎后,改主客郎置,为礼部司蕃司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 改置主客郎中。官名。见“主客郎”。

  • 望气佐

    官名。见“望气”。

  • 殿中监

    官名。三国魏置,七品,掌殿中张设监护之事,领禁兵。《三国志·卫臻传》: “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两晋及十六国后凉皆领禁兵,掌殿中宿卫,管理皇帝生活事务,亦代宣诏旨,地位虽低,颇有权势。南朝

  • 大卓尼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一人,掌理交际及诉讼事项。民国时期沿置。

  • 爵谥

    对已死的大臣追赠爵位和谥号。《后汉书·皇后纪·光烈阴皇后》:“追爵谥贵人父为宣恩哀侯,弟訢为宣义恭侯。”

  • 王府长兼行参军

    官名。梁始于皇弟皇子府置长兼行参军,陈沿置。北魏诸王府、北齐皇子王府及隋诸王府亦均置此职。

  • 典簿书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见“朝上典官”。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缮写诏旨,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 良酝署丞

    官名。即良酝丞。

  • 仓人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谷物贮藏。《周礼·地官》: “仓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若谷不足,则止余法用。有余,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