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十二阶

四十二阶

金朝把文官自从一品至九品分为四十二阶。从一品,上叫开府仪同三司,中叫仪同三司,中次叫特进,下叫崇进。正二品,上叫金紫光禄大夫,下叫银青荣禄大夫。从二品,上叫光禄大夫,下叫荣禄大夫。正三品,上叫资德大夫,中叫资政大夫、下叫资善大夫。从三品,上叫正奉大夫,中叫通奉大夫,下叫中奉大夫。正四品,上叫正议大夫,中叫通议大夫,下叫嘉议大夫。从四品,上叫大中大夫,中叫中大夫,下叫少中大夫。正五品,上叫中议大夫,中叫中宪大夫、下叫中顺大夫。从五品,上叫朝请大夫,中叫朝散大夫,下叫朝列大夫(以前叫奉德大夫)。正六品,上叫奉政大夫,下叫奉议大夫。从六品,上叫奉直大夫,下叫奉训大夫。正七品,上叫承德郎,下叫中直郎。从七品,上叫承务郎,下叫儒林郎。正八品,上叫文林郎,下叫承事郎。从八品,上叫征事郎,下叫从仕郎。正九品,上叫登仕郎,下叫将仕郎。见《金史·百官一》。

猜你喜欢

  • 方正

    汉朝选举科目。始于文帝前二年 (前178),两汉因之,多与贤良并称为贤良方正。晋朝沿袭此制。清朝科举中有孝廉方正之名。汉朝选举官吏的科目之一。汉朝取士之制有方正科,始于汉文帝,多与“贤良”合称“贤良方

  • 天福

    爵位名。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简称为福。见“六爵”。

  • 委输官

    官名,汉朝在三辅置委输官,掌转运及积存货物。《史记·平准书》:“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

  • 统副

    官名。南朝宋置。当时大军出征,以名位高者一人为统或大统,号令诸将,又置此职佐理军务,多以皇帝亲信之人充任。

  • 坊监察委员会

    民国时,坊的常设监察机关,由坊民大会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三至五人。负责监察坊财政,纠举坊长及其他职员违法失职事项。

  • 管狱员

    监所职员名。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监,基本上是沿自清代的旧式监狱,惟改管狱官之名为管狱员。其职任是在县知事的指挥下掌理监狱事务,受各该省巡按使、高等审判厅长、高等检察厅检察长及其他依法令有监督权限官吏的监察

  • 尚书南部郎

    官名。北魏置。参见“南部郎”。

  • 首相

    官场用语。宋朝宰相常置数员,其先除者称首相或上相。官名。宰相分职,数人同任,居首位者称首相。《宋史·曾公亮传》:“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 广谊司令

    官名。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覆实司辨验官兼提举市令司。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又分大都路总管府官属置供需府。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罢之,置广谊司,秩正三品,属大都留守司。掌和雇和买、营

  • 司民

    官名。周朝置。掌理户籍人口登计的官员。《国语·周语上》: “司民协孤终。”《周礼·秋官》有“司民”,“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三人,徒三十人”,“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