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龙丞
官名。北齐置。详“右龙署”。
官名。北齐置。详“右龙署”。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工部次官,佐工部中大夫掌百工之籍,而理其禁令。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名。金朝置,为统帅数部部民者,又译胡鲁。
钦天监之别称。
元朝中书省、尚书省右丞的别称。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东汉时即有此项规定,为“三互法”的内容之一。魏晋南北朝时仍用此制,《三国志·魏书·刘魏传》注引《晋阳秋》,记刘弘于西晋末为车骑大将军开府荆州, 以刺史假节, 都督荆交广州诸军事,朝廷
指州刺史。《后汉书·史弼传》: “州司不敢弹纠,傅相不能匡辅。”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府置,属朝内典官。员额六人,官阶为职同指挥。参见“典更”。
蒙、元驸马名。蒙古语,意为“婿”。
官名。春秋时期大夫所置属官。《左传·桓公二年》: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杨伯峻注: “贰宗亦官名。亦以大夫之宗室之弟为之。”
即“第二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参见“第二领民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