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补阙

右补阙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置二人,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隶中书省。天授二年(691)增为五人。其后除授颇为滥杂,有“补阙连年载”之讥。宋初沿置,七品,多不领本职,而出领中外其他职务。太宗端拱元年(988)改右司谏。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复置,专任谏诤,不兼纠劾之职,隶谏议大夫。光宗绍熙二年(1191)复改右司谏。辽朝置,为南面官,掌讽谏,隶中书省右谏院。金朝正七品,隶谏院。明建文(1399—1402)改官制,六科及通政使寺下皆置,成祖即位,复洪武(1368—1398)旧制,遂废。


官名。唐置,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属中书省,从七品上。见《新唐书·百官一·中书省》。南宋沿置。

猜你喜欢

  • 要会

    官府记录财政收支情况的文书。《周礼·天官·小宰》:“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要”,“听出入以要会。”郑玄注引郑司农:“要会,谓计最之簿书,月计日要,岁计曰会。

  • 临安府签判

    南宋临安府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参见“临安府”。

  • 籍田署令

    官名。元朝籍田署正官,从六品,置一员。下设署丞一员,从七品,司吏一人。

  • 牧监副监

    官名。唐朝太仆寺诸牧监副贰,上监各置二员,正六品下; 中监各置一员,从六品下; 下监置一员,正七品下。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废。

  • 三旗包衣骁骑营

    内务府所属的军队。清置,原属领侍卫内大臣,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改隶内务府。在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中选取包衣编成,三旗各有一营。掌紫禁城的宿卫事务。主官为骁骑参领,下设骁骑校、佐领等,共一百六

  • 中宫护卫

    官名。金置,属卫尉司。员额三十人,为皇后常侍官的一种。

  • 夺官

    官吏降罚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规定, 司法官惩戒的第一种为夺官,指革去现任官秩,并予以褫职。

  • 判司天监

    官名。五代后晋时司天监的长官。宋代间亦设置。参见“司天监”。

  • 左右监门将军

    武官名。隋开皇中置,为左右监门府的主官,见“左右监门府”。

  • 枢密院承旨

    官名。唐宣宗大中(847—860)中置,以枢密院吏充任,承受传宣皇帝旨意。五代以诸卫将军充,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改为枢密院承宣。宋朝复为枢密院承旨,以士人充,为清选。神宗元丰(1078—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