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位在太子内直备身正都督之下。从五品。
官名。宋代置于转运使司,备差遣各种事务。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职掌参见“乡伯中大夫”。
托病辞职。《战国策·秦第三》: “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
官名。南宋孝宗乾道六年 (1170) 置,隶閤门司,以武举入官者充任,仿儒臣馆阁之制,先召试于中书然后任命。掌平时诸殿及皇帝出行觉察失仪,六参、常朝时引见亲王于后殿问候皇帝及侍立之事。官名。南宋乾道六
即“童子科”。
官名。殷朝置。武官。《殷契粹编》第一一六九片: “多臣往 (警)。 ”
见“殿中虎贲”。
官府治事之所。《晋书·谢万传》: 太原王述“为扬州刺史,万尝衣白纶巾,乘平肩舆,径至听事前,谓述曰”。亦作“厅事”。
官名。汉朝边塞每百里置有候官,候官下分若干部,以候长主之,领亭燧若干,以此形成障候,障尉、候长、亭燧长构成的边防候望系统。候长西汉秩比二百石。王莽时改为百石,东汉又减为比百石。官名,汉朝边郡置候官,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