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曹

右曹

① 西汉加官名号。 武帝时置, 与左曹合称诸曹,秩二千石。加此者每日朝谒,在殿中收受平省尚书奏事,亲近皇帝,典掌枢机。东汉省。②官署合称。宋朝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分左、右,兵部、刑部、工部为右名曹,其职方、驾部、库部、都官、比部、司门、屯田、虞部、水部诸司为右曹。③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户部置,掌常平、免役、伍保、义仓之法及农田水利、坊场河渡之事,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领之。④ 中书别称。应劭《汉官仪》:“左右曹受尚书事,前世文士以中书在右,因称中书为右曹,又称西掖。”


1、官名,西汉置,为加官,掌平尚书奏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车都尉》:“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注:“晋灼曰:《汉仪注》诸吏、给事中日上朝谒,平尚书奏事,分为左右曹。”

2、官署名,汉郡府置,由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等主管内外事务的官吏组成。《汉书·朱博传》:“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皆斥罢诸病吏。”

3、官署名,宋朝户部置左、右曹。右曹掌评定丰年欠年,通贫富均财力、联比闾察盗贼、振济饥馑、抚恤艰阨,治荒废务耕种等。见《宋史·职官三·户部》。

4、官署名。宋朝尚书省所属六部分为左右二曹,吏部、户、礼部为左曹,兵部、刑部、工部为右曹。见《宋史·百官三》。

猜你喜欢

  • ①官名。殷朝始置,掌管家务和家奴。西周、春秋沿置,为王室总管·掌王家内外事务,传达君王王后之命。后为官吏通称,百家之长称太宰或冢宰,卿大夫家臣之长称家宰,卿大夫采邑总管称邑宰,都邑长官如中都宰,以及膳

  • 休沐

    即休息、洗沐,指古代官员的例假。汉朝律令规定,吏五日得一休沐。唐朝永徽二年(652)二月定制,百官每十日一休假,称为旬假,又曰旬休。宋朝岁节寒食、冬至,百官休沐五日,上元、中元休沐一日,每旬择皇帝不御

  • 太医司马

    宫廷医官名。晋朝置。《晋书·武帝纪》:咸宁四年(278)“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铜印墨绶,地位与太医令相当。参见《宋书·礼志五》。

  • 监州

    官名。南朝在某州元刺史时,以其他官员监理该州事务,代行刺史职权,称监某州或监某州事,简称监州。地位较正式任命的刺史为低,亦可升任刺史。见《南齐书·陆慧晓传》。后亦为通判的别称。官名。通判的别称。南朝梁

  • 领民酋长

    官名。北魏置。委任依附其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为之,可世袭。北齐沿置。有“第一领民酋长”,“第二领民酋长”“第三领民酋长”等,详见各条。官名。北魏地方制度,除在汉族地区实行郡县制度,以护军制度统治汉人以外

  • 直班前锋参领

    官名。清朝八旗护军营之将领,额设二人。与直班护军参领共同掌管率领直班兵士以宿卫。下属前锋校二人、前锋十八人。

  • 常阳帖城阿不笼等处万户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三品,隶吐蕃等处招讨使司,亦作常阳帖城河里洋脱元帅府。置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

  • 乐公

    食公卿禄而无职事者称乐公。《史记·平准书》:“爵得至乐卿,以显军功。”注:“《汉书音义》曰:(秦汉二十级爵的)十九级爵为乐公,食公卿禄而无职事。”

  • 保氏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劝谏王的过失,兼掌国子六艺六仪的教育。《周礼·地官》:“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 左右知客押衙

    见“使院牙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