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司驭

猜你喜欢

  • 甲头

    宋朝乡役名。又称甲首、催头。神宗熙宁七年(1074 )置,由保丁轮流充任,代户长催税。元丰八年(1085)罢。哲宗绍圣元年(1094)复置。(1)宋乡役名。又称“甲首”、“催头”。熙宁六年(公元107

  • 寸白军

    元军队名。又作爨僰军,由爨人 (寸人,亦称乌蛮、罗罗斯,今彝族祖先) 与僰人 (白人,亦称白蛮,今白族祖先) 组成,属乡兵系统,隶云南行省各军府下屯田、镇戍。元代云南的乡军,不出戍其他地方。

  • 差摄

    见“摄官”。宋代铨选差遣的方式之一。两广诸路州县、幕职官缺,选差有官人或在任待阙人、举人等临时代理称为差摄。差摄者在任命以前均须经过考试,试以公案,按合格者名次高下差摄。有官人或在任待阙人为正额摄官,

  • 钱谷

    州县官署中主办钱粮、税收、会计的幕友称钱谷师爷,简称钱谷,又称钱梁师爷。清代知县幕宾名。掌理赋税、稽核报销及钱债地亩等诉讼。

  • 杓窊印

    辽朝印信。杓窊意为鹰,以鹰鹘作印纽,取疾速之意。有征伐,往往赐将帅用之。

  • 乞引莫贺咄

    官名。北室韦部落渠帅。

  • 判度支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度支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 检察处

    官署名。清末设检察厅,与各级审判厅对峙,负责检察纠正审判中的问题。民国初沿其制,后于最高法院配置检察署,其余各级法院配置检察处,不另设独立的检察机关。参看“检察厅”条。

  • 行宫都监

    见“行宫使”。

  • 公士

    爵名。战国秦置,为二十等爵第一级,仅高于士卒,言其异于士卒,故曰公士。秦及西汉因之。宋朝亦置。太宗端拱二年 (989) 赐诸州高年长者百余人公士爵。1、爵名。为秦汉二十级爵的第一级,即最低一级,仅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