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军将军

右军将军

官名。西晋武帝泰始(265—274)初置,与前军、左军、后军将军合称四军将军,各领营兵千人,掌宿卫。是护卫皇帝宫庭的主要禁军将领之一。初属中军将军,后改属领军将军(中领军)。员一人,四品。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因不领营兵,罢。后复置,但不掌宫禁宿卫,孝武帝太元八年(383)淝水战后,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桓伊自西中郎将迁此,后桓伊迁江州刺史,仍兼此,桓伊拜护军将军时,以右军府千人自随,配护军府。南北朝时,仍掌宫禁宿卫。南朝宋初,员一人,四品。明帝泰始(465—471)以后,多以军功得官,无复员限,成为侍卫武职。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九班,陈五品、秩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降为从四品上。北齐时属左、右卫府,员五人,从四品上。隋初列为散号将军,从六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罢。


官名。晋武帝泰始年间置。见《晋书·职官志·左右前后将军》。

猜你喜欢

  • 侍中尚书

    官名,三国魏置,为皇帝的近侍官,因其为尚书而入侍禁中,故称侍中尚书。《三国志·魏书·曹爽传》:“于是收爽、羲、训、晏、飏。”注:“《魏略》曰:正始初(飏),乃出为颍川太守,转大将军长史,迁侍中尚书。”

  • 司稼正卿

    官名。即司农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司农卿。

  • 万亿赋源库

    库名。元置,属户部,掌丝绵布帛诸物。设官同万亿宝源库。见《元史·百官一·户部》。官库名。元置,属户部。掌丝绵、布帛诸物。置都提举、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员额品秩同都提举万亿宝源库。又有提控案牍二人(后

  • 奚六部吐里

    即“奚六部秃里”。

  • 大梁司寇

    官名。又称“邦司寇”。战国魏置。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掌刑徒及督造兵器。魏惠王九年(前361)迁都大梁,故名。《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四三页:“(梁)廿又七年, 大(梁)司寇

  • 总参谋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一人,从二品,协都统充,简放。赞佐号令,参画机宜。唯平时不编军,故不常置。

  • 油漆作

    明朝内府所属机构,隶内官监,设宦官进行管理。掌油漆,与木作、瓦作、东行作等共同负责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等事。

  • 监临官

    ①金朝派往诸路督察的官员之称。② 见“监临”。

  • 大都护

    官名。①鲜卑首领。《三国志·鲜卑传》引《魏书》:“和帝时,鲜卑大都护校尉廆帅部众从乌桓校尉任尚击叛者,封校尉廆为率众王。”②地方长官临时设职。《晋书·刘弘传》:“太安中,张昌作乱”,……“弘遣南蛮长史

  • 秋官司寇

    官名,周置,掌刑狱盗贼事。《周礼·秋官司寇》:“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