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参谋本部

参谋本部

官署名。民国设置,起初直属大总统,后属国民政府,掌管国防和用兵等事,并统辖全国各军参谋人员、海陆空军大学、测量总局、驻外武官等。长官称总长、次长。参谋本部下设各厅,分掌职务。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始置参谋部作为军令机关,设总长一人,次长一人,部内分设总务局、第一至第四局、陆地测量局, 各局均设局长一人。北洋政府改称参谋本部,为总统直辖机关。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十月三十日公布的《参谋本部官制》,其职权是掌管全国国防用兵事宜;统辖全国参谋将校,并监督其教育;管辖陆军大学、海军大学、陆军测量;监督各国驻扎武官,掌办军事交通等。设参谋总长、次长各一人,部内设置第一至第七局( 1915年改为第一至第六局及测量局)、各局设局长一人,下设高级副官、科长、局副官、科员等。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张作霖执政时,改参谋本部为参谋署,隶属于军事部,内部组织仍旧。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一月设立参谋本部,直隶于国民政府,掌国防用兵事宜,并统辖全国参谋人员,陆海空军大学校,测量总局及驻外武官,以总长、次长为正副长官,部内分设各厅,分掌各务。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抗战开始,参谋本部改隶军事委员会。抗战胜利后于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撤销军事委员会成立国防部,设参谋本部为国防部的组成部分,以参谋总长、参谋次长为正副长官。参见“国防部”。

猜你喜欢

  • 天武军

    北宋军名。见“上四军”。

  • 武士将军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职方司郎中

    官名。即“职方清吏司郎中”。

  • 降奴服于

    降奴服于即匈奴国君单于,王莽改单于曰此。见《汉书·王莽传》。

  • 详定官

    官名。宋朝殿试举人,初考官先定试卷等第,封弥后交复考官再评。又设详定官,负责就初考官和复考官所定等第,选择确定,事毕即罢。金朝于详定所置,掌详定律令。官名。宋设此官,为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提举的下属官员,

  • 军储仓

    官仓名。明置,属户部。掌军粮积储。置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后大使、副使俱裁革。

  • 庄宅使

    使职名。唐武则天时置为内诸司使之一,授宦官,掌两京官府庄田、磨坊、店铺、菜园、车坊等业。五代后梁沿置。宋朝为西班诸司使之一,无职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同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

  • 众议院内务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理事一人或数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二十九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十九人。掌审查内务事项。

  • 南京兵科给事中

    官名。明永乐(1403—1424)时,迁都北京,于南京官置,一人,从七品,仍掌司言责,纠劾百官,稽察南京兵部之事。

  • 桑扈氏

    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左传·昭公十七年》谓是九农正之一。蔡邕《独断》说:“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为附会之说。参见“少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