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统军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南面有征伐之事,则设统军司以领兵马。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南面有征伐之事,则设统军司以领兵马。
官名。见“左右司”。
官署名。清宣统元年(1909)设于军谘处,三年改隶军谘府。掌军事测绘、制图等事宜。置厅长一人,辖第一、第二、第三等三科及测地、制图二局。
即“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官名,为太子属官,掌右户直郎。见《后汉书·百官志》。
官员或使臣外出时持有皇帝授与的节杖,以示其威权。魏晋以后,军事长官出征或出镇时,加持节即可杀无官位之人,在军事行动中享有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员的权力。大臣出使出巡或代表皇帝参加祭吊时,亦持节,以示权位与尊
官名。明朝于河南、浙江二省设,为所在省布、按两司佐官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的分道之职,以其中一人担任。专职道员名。明代于河南、浙江间设协堂道,以按察司副使任其职。清代废。
见“议曹从事”。官名,即“议曹从事,”详此条。
杂任职名。唐少府所属杂匠一百二十五人,分配在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诸司充任造作工役。
吏名。北宋鞍辔库置,协助监官处理有关事务。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