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宗正司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置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择宗室贤者一人管勾,掌外居宗室事务。大观三年(1109)罢,政和二年(1112)复置。南宋初,先移镇江,几经迁徙后,止于泉州。
官署名。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置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择宗室贤者一人为知宗,所在通判职官兼丞、簿,掌宗室之居于南京者,其纠合、检防、训饬如大宗正司。置敦宗院以供宗室疏属居住,给钱米及婚嫁丧葬费用。立学校,置大、小学教授。南宋初,南外宗正司移于镇江,其后屡迁,止于泉州(今福建泉州市)。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置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择宗室贤者一人管勾,掌外居宗室事务。大观三年(1109)罢,政和二年(1112)复置。南宋初,先移镇江,几经迁徙后,止于泉州。
官署名。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置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择宗室贤者一人为知宗,所在通判职官兼丞、簿,掌宗室之居于南京者,其纠合、检防、训饬如大宗正司。置敦宗院以供宗室疏属居住,给钱米及婚嫁丧葬费用。立学校,置大、小学教授。南宋初,南外宗正司移于镇江,其后屡迁,止于泉州(今福建泉州市)。
官名。北魏置。寇臻曾以中川、恒农二郡太守,振武将军任此职。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六之二《寇臻墓志》。
官名。南朝梁诸王国置。北齐除皇子王国外,其余王国及公侯国皆置。隋因之,每王国置一人。
官名。掌管都城地区治安。汉朝制度,京城四门分设左右部尉;曹操设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棍悬门左右,有违犯禁令的人就用五色棍打死;其职位很低,但权势不小。后来,西晋的洛阳,东晋的建康都设“六部尉”。见《历代职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广东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三至五人。后增至七人。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皆秩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定制,设掌印御史满、汉各一
官署名。清朝户部三库之一,位于西安门内旧甲字库址。顺治十三年(1656)分后库置。负责藏贮各省解到茶、蜡、香料、颜料及铜、铁、木料等项物品,以备支用。初由户部理事官管理,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掌印
官名。东园是衙署之名,设置工匠以制作陵内器物,《汉书》常提到的“赐东园秘器”,就是指东园所造的棺椁。也造珠襦,即金缕玉衣。《汉旧仪》:“东园秘器作棺梓,素木长二丈,崇广四尺。珠襦,以珠为襦,如铠状,连
官名,金朝置。正五品,掌总知御膳,进食先尝,兼管从官食。其佐官有使、副使、直长、都监等。见《金史·百官二》。官名。金始置,为尚食局的主官,属宣徽院。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置尚食局,属宣徽院,掌进
参见“太子内直备身五职”。
爵名。南朝宋“子”爵等级之一,不食封。见《宋书·郑鲜之传》。
交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为整理扬子江水道,消弭水患,发展航业起见设置本会。依照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三月十三日公布的《交通部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章程》规定,其职务为测绘水道,疏濬江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