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九路

十九路

政区名。金袭辽五京道之制置为五京路,又置十四总管府,各辖一路,共为十九路:(1) 上京路,治所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统会宁府,肇、隆(故辽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信三州,并有附路五: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曷苏馆路、胡里改路。(2) 咸平路,治所在咸平府(今辽宁省开原县东北),统咸平府及韩州。(3) 东京路,治所在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统辽阳府,澄、沈、贵德、盖、復、来远六州,并有附路一:婆速府路。(4) 北京路,治所在北京大定府(今辽宁省宁城县西),统大定、广宁、兴中、临潢四府。利、义、锦、瑞、懿、建、全、庆、兴、泰十州。(5) 西京路,治所在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统大同、德兴二府,丰、弘、淨、桓、抚、昌、宣德、朔、武、应、蔚、云内、宁边、东胜十四州。(6) 中都路,治所在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统大兴府,通、蓟、易、涿、顺、平、滦、雄、霸、保、安、遂、安肃十三州。(7) 南京路,治所在南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统开封、归德、河南三府,睢、单、寿、陕、邓、唐、裕、嵩、汝、许、钩、亳、陈、蔡、息、郑、颍、宿、泗十九州。(8) 河北东路,治所在河间府(今河北省河间县),统河间府,蠡、莫、献、翼、深、清、沧、景八州。(9) 河北西路,治所在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统真定、彰德、中山三府,威、沃、邢、洛、磁、祁、濬、卫、滑九州。(10) 山东东路,治所在益都府(今山东省益都县),统益都、济南二府,潍、滨、沂、密、海、莒、棣、淄、莱、登、宁海十一州。(11) 山东西路,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省东平县),统东平府,济、徐、邳、滕、博、兖、泰安、德、曹九州。(12) 大名府路,治所在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统大名府,恩、濮、开三州。(13) 河东北路,治所在太原府(今山西省阳曲县),统太原府,晋、祈、平定、汾、石、葭、代、隩、宁化、岚、岢岚、保德、管十三州。(14) 河东南路,治所在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县),统平阳、河中二府,隰、吉、绛、解、泽、潞、辽、沁、怀、孟十州。(15) 京兆府路,治所在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统京兆府,商、虢、乾、同、耀、华六州。(16) 凤翔路,治所在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统凤翔、平凉二府,德顺、镇戎、秦、陇四州。(17) 鄜延路,治所在延安府(今陕西省延安市),统延安府,丹、保安、绥德、鄜、坊五州。(18) 庆原路,治所在庆阳府(今甘肃省庆阳县),统庆阳府,环、宁、邠、原、泾五州。(19) 临洮路,治临洮府(今甘肃省临洮县),统临洮府,积石、洮、兰、巩、会、河六州。以上共京府六,府州一百七十九。

猜你喜欢

  • 率更寺丞

    官名。即太子率更丞。

  • 度支部参议厅郎中

    官名。清末度支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三人,正五品,奏补。掌承左、右参议之命管理厅务。

  • 天茶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茶叶。

  • 少司武

    即“小司武大夫”。

  • 左右屯卫

    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中的两卫。本名领军府,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置。掌领外军宿卫, 所领府兵称羽林卫士。设官同“左右翊卫”,见该条。

  • 尚书三公郎

    参见“三公郎”。

  • 转运判官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置于诸道,总管转运司庶务,兼督察属吏。辽朝都转运使与诸州转运使司皆置,属南面财赋官。元朝改置运判。参见“运判”。官名。宋辽金置,见“转运使”。

  • 四方献言详定使司

    官署名。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47)设,秩正三品。掌考四方陈言,择善上达干皇帝。置详定使、副使、掌书记各二员,由中书官提调。

  • 县骑曹

    县分职诸曹之一。北齐于邺、临漳、成安三京县置骑曹掾,掌本县骑兵之事。

  • 国子监书库官

    官名。北宋初,国子监有印书钱物所。太宗淳化五年(994) 改称,以京朝官充任。掌印经史及其他书籍。神宗元丰三年(1080)省。南宋复置。官名。宋初国子监有印书钱物所,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改置书库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