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北庭

北庭

1、泛指北匈奴居住的地方。北庭的原义是北匈奴的朝庭,后转为对北匈奴居住地的泛称。《后汉书·班固传》:“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

2、唐朝六都护府之一。长安二年始置,辖盐池等十六府州。见《旧唐书·地理志三》。

猜你喜欢

  • 永巷令丞

    官名。汉初少府所属有永巷令及丞。《汉书·高帝纪》注:“师古曰:永,长也,本谓宫中之长巷也。”宫中长巷深处即所谓后宫,婕妤以下皆属之。永巷令丞以宦者为之,掌管有关宫女的事务。汉武帝时更名掖廷令丞。因为宫

  • 小臣正

    官名。周朝置。诸侯侍御小臣之长。掌传君主命令,正君主服位。《仪礼·大射》: “公坐取大夫所媵觯兴,以酬宾。宾降西阶下,再拜稽首。小臣正辞。”郑玄注: “正,长也。”参见“小臣师”郑玄注。

  • 王国上大夫

    官名。北齐置,见“王国中大夫”。

  • 寿福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太禧宗禋院。文宗天历元年 (1328) 由寿福院改立,掌大圣寿万安寺寺产、僧众。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各一员。下辖万安、万宁、延圣营缮司。官署名。元置,属太禧宗

  • 总制书理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总制四人,官阶为职同军帅,为总制处理文书事务。

  • 检校左散骑常侍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 大鸿胪少卿

    官名。北魏置。为大鸿胪副贰、协掌典礼司仪、爵位封授削除等事务。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四品上。

  • 监郡

    秦汉御史,外督州郡,称监郡。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唐薛能《暇日寓怀寄朝中亲友》:“监生白发方监郡,遥耻青衣懒上楼。”

  • 郡五官掾

    官名,汉置,为郡太守属吏,掌功曹及诸曹事(见《后汉书·百官志五·州郡》)。《后汉书·苏不韦传》:“后太傅陈蕃辟,不应,为郡五官掾。”

  • 某都部署判官

    官名。见“诸都部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