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制用司

制用司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筹拨京协各饷,稽核各项工程领款、一切例支杂支札库、河工海塘岁修款项、路矿邮电本利、福建船厂经费报销及一切官有财产出入事宜。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


官署名。清末置,属度支部。掌筹拨京协各饷、稽核各项工程经费、路矿邮电本利、福建船厂经费报销以及一切官有财产出入各种事务。设郎中四人,员外郎六人,主事四人。司内分置支应科、协饷科、工需科、京饷科、实业科、庶务科,以分理本司事务。

猜你喜欢

  • 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

    国民党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直属机关。依照《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组织大纲》的规定,本会设置的目的是“考察核定设计方案之实施进度,并执行党政机关工作经费人事之考核。”其具体的职掌有:一、中央及各省党务机关工

  • 天下兵马大元帅府

    官署名。辽朝置。以太子、亲王主持,总领军政。设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等官。大元帅往往由皇储充任。官署名,辽朝置,掌全国兵马,太子亲王总其政。其官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其所属机构有大元帅府、都元帅府

  • 都行省

    官署名。元朝置。太祖十二年(1217),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总管汉地军政和民政,建行省于燕、云间,各地元帅和行省皆听节制。太宗六年(1234)设中州断事官掌中月民政,都行省仍掌军政,

  • 上林苑监右监正

    官名。明朝上林苑监长官,设一人,正五品。详见“上林苑监左监正”条。

  • 大常侍

    非正式官名,是一种带有官职性的称号。侯渊很有才辩,汉元帝时,佐石显等领中书,因中书掌图书秘记及章奏等事,故号称大常侍。见《后汉书·侯霸传》。

  • 持书侍御史

    即“治书持御史”。唐朝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官名,也省称持书或持书平,又名治书侍御史,掌评全国疑案。《通典·职官·御史台》:“御史中丞,旧持书侍御史也。”《晋书·职官志》:“汉宣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

  • 引进司

    官署名。宋朝置,掌臣僚及外国进奉礼物之事。初以横行使、副使管勾,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官制,设引进使、副使各二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武臣官名,改置知引进事为长官。辽朝属客省,以引进使为长官

  • 左游击率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游击率上士佐官,正二命。

  • 仁勇校尉

    官名。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637) 始置,为正九品上武散官。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五年 (1082)改官制,除少数民族人依旧除授外,余皆罢。武散官名。唐宋置,秩均为正九品上。

  • 开缺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凡实缺官员,犯过失而罪不至降级革职者,即饬令开去本职; 官位低者另候补委,官位高者另候简用。清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凡实缺官员,犯过失而罪不至降级革职者, 饬令开去本职; 官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