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判金部事

判金部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金部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猜你喜欢

  • 掖庭绫匠

    杂任职名。唐于少府监置一百五十人,为在掖庭织绫的工匠。

  • 右贤王

    匈奴官名。即右屠耆王。屠耆为匈奴语“贤”,汉人因称右屠耆王为右贤王。为单于之下的最高官职,地位仅次于左贤王,以单于子弟充任。一般统辖万余骑,居单于西方,最为大国。下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

  • 营千总

    见“千总”②。

  • 幡校

    军官名,汉置,掌幡旗的军校。幡,一种窄长的竖旗,垂直悬挂。《汉书·成帝纪》:“(元延二年)冬,行幸长杨宫,从胡客大校猎。”注:“如淳曰:合军聚众,有幡校击鼓也。”

  • 文官纪律

    文官工作的纪律规定。北洋政府制定,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一月公布的《官吏服务令》规定,其内容如下:一、官吏应竭尽忠勤,按照法律规定以行使职务。二、属官对长官在监督范围之内所发布的命令,有服从的

  • 小马坊使

    使职名。唐朝内诸司使之一,掌饲本坊御马; 懿宗咸通 (860—874) 中,宦官田令孜曾历任。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907) 改名天骥使,后唐复旧,明宗长兴元年 (930)分飞龙院为左、右,遂为右飞

  • 太学助教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属官,员六人,佐太学博士下大夫掌教授太学生经义。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官名。见“太学博士下大夫”。

  • 猛智将军

    见“十猛将军”。

  • 南京延津渡河桥官

    官名。金朝置。都水监属官。设于南京延津渡,管理、检查桥、船、渡口事务。有南京延津渡河桥管勾、同管勾之名目。官名。金置,属都水监。掌桥船渡口,讥察过往行旅、收支本桥诸物等事。其中讥察之事属南京留守司管辖

  • 旅贲令

    官名,西汉置,属卫尉,掌旅贲卫士,以备非常。东汉省并公车司马令。旅:众也。贲:奔也,言为奔走之任。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