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吏名。汉译为“承差”,为清朝外省总督、巡抚衙门中吏员的一种。
路的等级之一。元制,路分上下两等,不足十万户的为下路。
官名。北魏末置。东、西魏沿之。统率中军,地位很高。《魏书·出帝平阳王纪》: “以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中军大都督高盛兼尚书仆射,北道行台,随机处分。”
官名,汉置,为护羌校尉属官,掌领兵护西羌。见《后汉书·百官志五·护羌校尉》。参看“护羌校尉”条。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府置,属朝内典官。员额三十人,官阶为职同指挥。参见“典袍”。
官名。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置,以他官兼任,皆选医术精深者。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太医局职事官,位在令、正之下,从七品。南宋改为正九品。官名。宋置,见“太医局”。
官名,汉置,又称军假司马,为司马之副,在正式任命为司马前代理试用期间称假司马。大将军营下属“曲”有假司马,为司马之副贰(见《后汉书·百官志一》)。《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西域假司马班超击姑墨,大破
官名。宋置,见“太医局”。
见“应天府尹”。
朝廷大吏。《韩非子·八奸》: “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