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獳司
官名。南诏官,掌机密。
官名。南诏官,掌机密。
官名。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临时设置, 见“南京留守府”。
国防部直属的临时机关。国民党政府设置,仅设少数专职人员,由各司室调兼,直隶于国防部长。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孙权置,为统兵武职。《三国志·步骘传》:“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领武射吏千人,便道南行。”官名,东汉献帝时孙权置,掌领兵征伐,为统兵将官。或兼地方长官,总揽
即“对换”。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即“对换”,见该条。
官名。北齐置,州府属官,职掌不详。
官吏“工资”中给米的部分称俸米。参看“俸”、《清文献通考·国用·俸饷》。
西夏第三等官衙。包括大恒历院、都转运司、陈告司、都磨堪司、审刑司、群牧司、农田司、受纳司、边境监军司、宫前侍司、磨堪军案殿前司、鸣沙军、史算院、养贤务、租税务、回夷务、医人院、华阳县、泾原县、五原郡、
官名。金承安四年(公元1189年)置,为按察使的佐官,其地位次于副使。
“都录事”省称。
官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置以代追锋将军,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二班。陈沿置,拟七品,比秩六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