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俸钞折色制

俸钞折色制

明代俸禄制度,洪武时百官俸禄全给米,间以钱钞,惟九品杂职全支米。其后钞价日贱,又折米为布;布价又跌,官俸因此日薄。中叶以后官员俸给有两种支给办法,一为本色,一为折色。本色包括三项:即月米、折绢米、折银米。月米不问官的大小均为一石;折绢,绢一疋当银六钱;折银六钱五分当米一石。折色包括两项:即本色钞与绢布折钞。绢每疋折米二十石,布一疋折米十石。文武官俸正一品者,本色仅占十分之三,递增至从九品,本色至十分之七。

猜你喜欢

  • 山东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刑部所属山东部分置,各一人,正五品。参见“山东部”。

  • 虎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军事衙置。统领虎军。设详稳。

  • 后监军

    官名。三国蜀置,统兵,位在后军师下,后护军上。官名,三国蜀置,掌统兵,位在后军师下、后护军上。

  • 文学史

    官名,汉朝郡国置,位在文学掾下,佐掾掌郡国学校和礼义教育等。参看“文学掾”条。

  • 小匠师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属官,正二命。职掌参见“匠师中大夫”。

  • 水部曹

    参见“水部”。

  • 冶塘冶令

    官名。见“诸冶令”。

  • 行营计会使

    官名。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八月,以内侍省姚文寿充京西京兆行营计会使,掌京西、京兆行营计划财会之事。

  • 卫所领运官

    官名。明代漕粮北运,由沿途各卫所官兵任领运官。清仿明制,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八省设卫、所,卫置守备,所置千总,分统运军领运漕粮。清初以屯田分给卫军,罢其杂徭,专司领运。旋改

  • 杂监司

    宋朝提举坑冶铸钱司、提举市舶司等官署统称。宋制于诸路监司之外,对于主管一路特殊事务的官司合称为杂监司,如提举坑冶铸钱司、提举市舶司等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