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读直学士
官名。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725)集贤殿书院置,以六品以下为之,日以一人侍读,以备质询史籍疑义。
官名。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725)集贤殿书院置,以六品以下为之,日以一人侍读,以备质询史籍疑义。
宋朝乡兵统兵官名。保甲乡兵以五百家为一都保,选众人所服者一人为都保正。枪仗手以二百五十人为一都保,设都保正一人领之。
官名。隋朝左右卫、武卫、武候、领军府及东宫领兵开府、仪同府所统乡团次官,置二员。
官署名。明洪武七年(1374)置,设大使一人,正八品,副使一人,正九品,后俱改用流外官。全国共十三所,分掌各地铁矿开采冶炼及征收税课之事。
中朝官又称内朝官,指在宫中接近皇帝的官员,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汉代自武帝以后,朝官分为中朝官和外朝官。外朝官指在宫外任职的朝官,指丞相以下的正规官员。官类名。自秦至汉武帝以前,政务中枢除皇帝
满语官名。又作“美凌厄真”。意为“围肩之主”。或 “两肩之主”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编立八旗,每旗设一固山厄真,又设左、右梅勒额真各一人以佐之。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称“
上林中十池监,即上林十池监,详“上林十池监”条。
官名。即少府少监,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少府少监。官名。见“内府监”。
官署名。①魏晋南北朝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设郎(郎中)为长官,掌京畿以外各地军队政令军务,属五兵尚书。(北魏及北齐初年属七兵尚书)西晋武帝太康(280—299)中分为左、右两曹,东晋南朝仍并为一曹。北魏与
官名。清末巡警部之副长官。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正二品,左、右各一人,特简。佐尚书统率全国警政,筹议警察制度。三十二年,改民政部侍郎。
官名。见“审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