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侍中寺

侍中寺

官署名,汉置,为侍中的官署。《后汉书·孝灵帝纪》:“侍中寺雌鸡化为雄。”参看“侍中”条。


官署名。侍中本义是入侍天子,西汉时为加官。《通典》说侍中在“汉代为亲近之职”,“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东汉时地位日尊,常在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成为秩比二千石的实职,但名义上仍属少府,后来逐渐形成侍中寺。《后汉书·灵帝纪》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四月有“侍中寺雌鸡化为雄”的记载。其建立可能与设立鸿都门学有关。《资治通鉴》记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二月“置鸿都门学,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于为列焉。”由于设置鸿都门学,侍中祭酒乐松等人趁机招引群小,为侍中者甚多,因而设置侍中寺。侍中寺的建立,虽为汉末的变态事件,但却是门下省的滥觞。三国时近侍诸职有:侍中,掌出入侍从,备顾问,魏蜀吴均置,魏制秩第三品;散骑常侍,掌章表、诏命、手笔之事,魏置,秩第三品,又有员外散骑常侍,蜀无考,吴又叫散骑中常侍;中常侍,备顾问应对,魏蜀置,魏制秩第三品,吴无考;其地位次于侍中、散骑常侍、中常侍的有给事中(魏置,蜀吴无),给事黄门侍郎(魏蜀置,吴置黄门郎),散骑侍郎(魏置,蜀无,吴同),然不为属官,其秩均为第五品。此外还有黄门冗从仆射(魏置,蜀吴无考),小黄门(魏置,吴叫中使,蜀无考),黄门诸署长(魏置,蜀吴无考),黄门署丞(魏置,蜀叫黄门丞,吴无考),中黄门(魏吴置,蜀无考),黄门从官,黄门都监,黄门监(以上三职魏置,蜀吴无)。侍中以下的近侍诸职,均由侍中管领,是东汉侍中寺职权的进一步发展。晋初改称“门下省”,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户税案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隶三司户部,掌夏税之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随三司废。

  • 郡奏曹掾史

    郡门下吏名。《后汉书·百官志》谓三公府有“奏曹,主奏议事。”东汉郡国亦有奏曹。设官有掾、史。奏曹掾见《两汉金石记》一一《苍颉庙碑阴》及《太平御览》二五九引《风俗通》;奏曹史见《隶释》五《巴郡太守张纳碑

  • 西羌都督

    官名。三国魏置。《魏书·羌姚苌传》:“(姚苌) 祖柯回,助魏将绊姜维于沓中,以功假绥戎校尉、西羌都督。”官名,三国魏置,掌帅军征伐或驻军。《晋书卷116·姚弋仲传》:“柯廻为魏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

  • 大都尉丞

    官名。汉朝西域龟兹等国置之,员一人。官名,汉朝时西域、龟兹等国置,位居众官之首,助国君掌军政等事。《汉书·西域传·龟兹国》:“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击胡侯、却胡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

  • 西北路招讨府

    即“西北路招讨使司”。

  • 省行政公署实业司

    省行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置,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划一现行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的规定,掌理下列各项事务:一、农业改良;二、农业试验场;三、蚕丝业改良和检查;四、地方水利耕地整理;五、天

  • 御酒房

    官署名。明朝内府所属机构,掌酿酒及酒糟制物。设提督太监一员,佥书无定员。宫廷祗应机构。明置,专造竹叶青等各种酒,并糟瓜茄。设提督太监一人,佥书数人。

  • 族军

    氏族的军事组织。在氏族社会中,每一氏族男性成员都有对外作战和狩猎的责任。到了阶级社会,服兵役仍是氏族中男性成员的义务,所以军事组织仍以各氏族为组成单位,在有军事行动时,氏族成员均须参加战斗。夏商时王室

  • 宣信校尉

    官名。三国蜀、吴置。主要担任出使到其它政权的任务。《三国志· 霍崚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罗宪)为太子舍人,迁庶子,尚书吏部郎,以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称美焉。”官名,三国蜀置,掌承出使他国任

  • 考绩司

    官署名。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北洋政府设置,属内务部。其职掌为:一、地方行政官的任用;二、地方行政官的叙等、进级;三、地方行政官的褒奖、恤赏;四、地方行政官的惩戒;五、土司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