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五营

五营

军事编制。明末李自成农民军置中、左、右、前、后五营,以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等统之,凡二十二将。中营又称“标营”。标营统马步兵一百队,左、右、前、后四营共一百三十余队。每队马兵五十,孩儿兵三十或四十有差。步兵每队一百或五十有差。总计马步兵六万,马骡二万。标营白旗黑纛,各队以杂色号带为别。左营白旗白纛,右营红旗红纛,前营黑旗黑纛,后营黄旗黄纛。每临阵,标旗在前。驻营以次序直昼夜。


五营即五校尉:长水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均俸比二千石,各掌本营宿卫兵。《后汉书·孝顺帝纪》:“调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注:“五营,五校也,谓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等五校尉也。”

猜你喜欢

  • 巡江吏

    海关海事部理船科与地方机构港务班的洋员,即水上警察。见“海事部”。

  • 营缮监

    官署名。即将作监,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将作监。参见“将作监”。官署名。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将作监为营缮监,将作大匠、少匠改为营缮大匠、少匠,神龙元年(公元7

  • 宗室缺

    清朝官缺之一。以宗室人员充补之官员专缺。有宗人府监察御史及理事官以下,笔帖式以上各缺; 有从各部院衙门司官满官缺中改定之诸缺。凡宗室京堂以上得用满洲缺,惟内阁侍读学士之缺除外。外任道员以下官不授宗室,

  • 行营护军

    南宋军名。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高宗以“神武”系北齐军号,将神武五军的五大帅的军队更改番号。改韩世宗的神武左军为行营前护军,岳飞的神武后军为行营后护军,刘光世军定名为行营左护军,吴玠军定名为右护军

  • 外城巡警总厅军装所

    同“内城巡警总厅军装所”,参见该条。

  • 中尉丞

    官名。秦及西汉初为中尉副职。员二人,秩千石,助中尉缴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中尉更名执金吾后罢。官名,为中尉的佐官,俸千石,助中尉巡逻京师,禁备盗贼。《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尉,秦官,掌徼循

  • 柴炭司

    官署名。明置,隶工部屯田司,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未入流。掌供皇室诸司柴炭。官署名。明置,属工部。掌工部需用柴炭之事。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未入流。

  • 功绩五品

    古代功绩分为五品,通常称为功绩五品,即勋、劳、功、伐、阅。《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 巡按使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依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布的《省官制》规定,改民政长为巡按使,改省行政公署为巡按使署,为全省最高行政官署。取消行政公署原设各处司,而在巡按使公署内设置政务厅,作

  • 寝郎

    官名。汉代寝令的属官,《西汉会要·职官一》有寝郎冯参。参见“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