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名。明嘉靖以后五军、神枢、神机三大营各有备兵坐营官一人,专为收受新补之兵以备各营兵之缺者,为兵部派充之官。
即“太子太傅”。见“宫衔”。
满语官名。即指牧马头目。阿敦,意为牧群、马群。达,意为头目。
官名。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由同佥大宗正事改名,正三品,置一员。
见“摄官”。宋代铨选差遣的方式之一。两广诸路州县、幕职官缺,选差有官人或在任待阙人、举人等临时代理称为差摄。差摄者在任命以前均须经过考试,试以公案,按合格者名次高下差摄。有官人或在任待阙人为正额摄官,
官署名。为北洋政府时期组成国会的两院之一。参见“第一届国会”。
官名。金置,为尚衣局的属官。见“尚衣局”。
帝王祝告天地宗庙,册立后妃,封赏臣子所用的文书。《尚书·周书·顾命》:“太史秉书”,“御王册命”。后用指册立或册封之事。(1)亦作策命,为西周至春秋时周王任命官员的制度。册命之制,在西周以前即已产生,
汉代宦官的别称。汉代宦官帽子上有黄金珰作为装饰,故称宦官为中珰。后代沿称。明朝太监称中珰或大珰。《明诗别裁·何景明》:“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应开宗庙筵。”
旧时长官出行时,属员及仆人在两旁垂手侍立,以示恭敬,称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