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官职者的谦辞。《左传·成公二年》:摄官承乏。”
官名,此为东城长和西城长的合称。西汉时西域于阗国置此二官,分别为东城长官和西城长官,各掌本城政令。见《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参看“东城长”。
官署名。为北洋政府时期组成国会的两院之一。参见“第一届国会”。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始置,初属北京苑马寺,十八年随该寺并入太仆寺。掌蕃养马匹,以备军需。设监正一人,正九品,监副一人,从九品,录事一人。下辖汧池、鹿鸣、龙河,长兴四苑,苑设圉长一人,从九
官名。北齐置,为郡、县属官,专掌迎接新任长官诸事,位高于同级功曹。
见“金吾街仗司”。
即“拖沙喇哈番”。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下。
宋朝监司俗称。
犹言“全国之君”,“一国之君”,宰:主宰,主管,掌管。《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