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牧监
官名,也是官署名,唐置,为太子属官,掌养牛马,以供皇太子之用。其官有丞二人,正八品上。录事一人,从九品下。还有府三人,史六人。初,有监、副监、丞、主簿、典事、掌固等,后省去监、副监等官。见《新唐书·百官志》。
官名,也是官署名,唐置,为太子属官,掌养牛马,以供皇太子之用。其官有丞二人,正八品上。录事一人,从九品下。还有府三人,史六人。初,有监、副监、丞、主簿、典事、掌固等,后省去监、副监等官。见《新唐书·百官志》。
三公、宰相的尊称。《后汉书·陈球传》:“球称司徒刘郃曰: “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对三公宰相的尊称。《后汉书·陈球传》:“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
官名。宋朝吏部侍郎左选置,参掌本选之事。参见“侍郎左选”。
① 九卿的别称。《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注:“九品,九卿。”②官阶等级制度。三国魏始置,将各种官职划分为九个等级,自一品至九品,由高至低,依此享受禄秩及其它待遇。晋、南朝
秘书省的别称。唐代刘知几《史通·忤时》:“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阁之中,英奇接武。”宋代周行己《浮沚集九·哭吕与叔》诗之二:“芸阁校雠非苟禄,每回高论助经纶。”参看“秘书省”条。
使职名。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后置为长官,以敬翔为之。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崇政院依旧为枢密院,复为枢密院使。官名。后梁设置,为崇政院的长官。见“崇政院”。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闾府文书之小吏。《礼记·内则》:“宰辩告诸男名,书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宰告闾史,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
官名。即太官令。官名,秦置,汉因之,属少府,掌宫中饮食事。东汉有四丞,秩六百石。晋属光禄勋,南朝宋齐属侍中,梁属门下省。北魏太官分尚食、中尚食。尚食属光禄卿,掌百官饮食;中尚食属门下省,掌御膳食。北齐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升迁方法之一。京朝官、选人、大小使臣关申吏部四选,按一定的年龄、出身、考数、任数、举主员数,升迁相应资序或差遣,称为关升。宋代官员循例升迁的铨注方法。由选人、京朝官、大小使臣将本人的
县的等级之一。北魏始置,相当于汉魏南朝的次县,次于大县,高于小县。北齐中县,地位在上、下县之间。隋唐沿北齐之制,唐制以三千户以上为中县,离京五百里内及缘边之地二千户以上即为中县。宋制以千户以上为中县;
官名。金朝置,属宫师府。掌奉太子符宝,谨其出入。秩从六品。官名。金置,属詹事院。秩从六品,掌太子印玺,谨其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