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举削

举削

官场用语。又称奏削。即宋朝州以上官府和中级以上官员每年荐举选人改京朝官或任某种差遣的定额。参见“”。

猜你喜欢

  • 蚕官

    官名,汉置,蚕官令、蚕官丞,掌蚕事祭祀。《后汉书·志·礼仪上》:“是月,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注:“(汉)置蚕官令、丞,诸天下官皆诣蚕室,与妇人从事,故旧有东西织室作治。”

  • 杂卖场

    官署名。宋真宗景德四年 (1007) 置,掌收受京城及各地官府多余物资,计值以待出卖,或准折支用,设监官二人,以内侍及三班使臣充任。后亦差文武朝臣主管。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归隶太府

  • 司户书佐

    官名。隋初州置户曹参军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以州统县,改户曹参军事为司户参军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改州为郡,改司户参军事为司户书佐,主民户之事。

  • 内官长

    官名。西汉属宗正,掌管分寸尺丈等长度标准、有丞。初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宗正。东汉省。官名,汉置,掌度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

  • 左神武大将军

    官名。唐置左右神武军,设大将军各一人,正二品;统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三人,从三品。掌总领衙前射生兵。见《新唐书·百官四上》。

  • 三库

    清朝户部所辖银库、缎疋库、颜料库之合称。

  • 科道官

    明清对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之合称。因其均有监察稽核,建言朝政,纠弹百官之责,故亦统称为“言官”。明代六科与都察院分别独立,通称“两衙门”,至清雍正 (1723—1735) 以后六科并入都监院

  • 辞曹掾

    官名,汉置,为辞曹长官,掌辞讼事。参看“辞曹”条。

  • 右贤裨王

    匈奴王名,即右贤小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警,夜逃……得右贤裨王十余人。”注:“小颜云:裨王,小王也,若裨将然。”

  • 木工令丞

    官名。汉武帝改东园主章令丞为木工令丞。详见“东园主章令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