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王府

东王府

官署名。太平天国官爵不分,前期诸王都设置一套大体相同的王府机构,以处理国家政务。东王府设官如下:六部尚书,掌理政务,称东殿吏部尚书、东殿户部尚书、东殿礼部尚书、东殿兵部尚书、东殿刑部尚书、东殿工部尚书,各十二人,计七十二人。由于东王杨秀清担任军师,总理国政,所以东王府的六部是国家实际上的政务中心。承宣,掌发号施令,自东殿左一承宣、东殿右二承宣至东殿左二十三承宣、东殿右二十四承宣,计二十四人。仆射,主侍服食起居,自东殿左一仆射、东殿右二仆射至东殿左三十一仆射、东殿右三十二仆射,计三十二人,由童子充任。掌门,有东殿左右掌门,计二人。引赞,掌引见赞礼,自东殿左一、右二至左七、右八引赞,计八人。东殿大旗手,掌军中大旗,计一人。指使,为牌刀手的头领,称东殿左一指使、右二指使,共二人。东殿参护,即牌刀手,担任出入侍从,共一千六百人。典东舆长,正副各一,共二人。典官,掌典领各务,有典东舆八百人,典东马八十人,典东龙三百人,典东彩三百人,典东乐二百四十人,典东锣三十二人,典东炮二十四人,典东更二十人,典东牢四人,典东刑四人,典东袍二人,典东靴二人,典东厨二人,典东水二人,典东柴二人。东王府属官总计三千五百五十七人。西王早死,属官仅留参护八十人,典西舆一百人,附于东王府。

猜你喜欢

  • 刑曹清吏司郎中

    官名。明永乐元年 (1403)置。见“刑曹清吏司”。

  • 只哈赤八剌哈孙达鲁花赤

    官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设,掌管上都东凉亭行宫(蒙古名为“只哈赤八剌哈孙”,意为“渔者之城”)。仁宗延祐二年(1315),改为尚供总管府。

  • 州道正

    僧官名。宋元明清诸代置,见“道正”。

  • 飞骑尉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置,为散官八尉之一,正八品下; 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大都督置,为三转勋官,比从六品。宋朝为第十阶勋官,秩从六品。金朝置为第十阶勋官,从六品

  • 神部长

    官名。北魏置。尚书神部曹次官,佐尚书掌祭祀之事。《魏书·奚斤传》: “(奚买奴)有宠于显祖,官至神部长。”一说即祠部长之别称。职掌参见“祠部”。

  • 外都曹令

    官名。北魏置。外都坐大官属官。《魏书·尧喧传》:“(吕受恩)累迁外都曹令,转北部给事、秦州刺史。”孝文帝太和(477—499)中改制罢。

  • 亭伯

    爵名。三国魏置,封公之庶子。爵名,三国魏文帝置,用以封公之庶子。《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三年三月,“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

  • 丞相府

    官署名,为丞相办公的官署,历代多沿置。《汉书·严延年传》:“延年少学法律丞相府,归为郡吏。”

  • 平准署丞

    见“平准丞”。

  • 典铅码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监军。管理铅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