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司勾当公事

三司勾当公事

官名。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置,为三司属官,以朝官通判资序者充任,掌检计、定夺、点检、覆验等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


官名。宋置,属三司。掌分左右厢检计、定夺、点检、覆验、估剥之事。员额二人,以朝官充任。

猜你喜欢

  • 太子右监门率府率

    官名。即太子右监门率。

  • 太庙署丞

    官名。即太庙丞。

  • 大都尉丞

    官名。汉朝西域龟兹等国置之,员一人。官名,汉朝时西域、龟兹等国置,位居众官之首,助国君掌军政等事。《汉书·西域传·龟兹国》:“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击胡侯、却胡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

  • 司津使者

    官名。见“司津监”。

  • 多尔吉衙门

    清朝“内阁”之满语音译名。

  • 衙司

    官署名。①北宋前期三司所属机构。掌三司军将、大将等无品武官名籍,差除押送纲运等差遣。设管辖官二人,以判开拆司与内侍都知、押班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并归刑部都官司。②宋朝州府衙门下属

  • 天茶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茶叶。

  • 附城

    爵名。王莽居摄三年 (后8) 置。即汉朝关内侯。《汉书·王莽传》: “于是封高者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关内侯者更名附城,凡数百人。”爵名。《汉书·王莽传上》:“‘臣请诸将帅当受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

  • 国史馆典籍厅

    北京军政府时期国史馆的内部机构,掌保管史稿及采访、搜集、储藏史料。设厅长一人,典籍四人,主事三人,采访员若干人。参见“国史馆”。

  • 制置解盐司

    见“制置解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