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田岩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龙田岩在“县(故治在今三街镇)西三里。中有石田,高低委曲,下有龙泉”。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龙田岩在“县(故治在今三街镇)西三里。中有石田,高低委曲,下有龙泉”。
在今福建福鼎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6福宁州 “分水关” 条: “ 《志》 云,州东北有叠石关,与分水关俱王闽所置,以备吴越。”即今福建省福鼎市西北叠石。相传为五代闽所置,以备吴越。
1948年当地解放后由铜山县北部及沛县南部析置,属山东省。1952年划属江苏省。1953年撤销,恢复铜山县 (驻徐州市)。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9年由铜山县北部及沛县南部析置(铜山、沛县两县今属
元初升博兴县置,属益都路。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县。元初升博兴县置,治今山东省博兴县。辖境相当今博兴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①唐时称河阳县治北中城及毗邻之中潬城、南城为河阳三城。三城皆濒临黄河。北中城,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筑,在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黄河北岸。北齐置行台,北周置河阳镇,隋移河阳县治此。唐建中二年 (78
即白超垒。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十五里。《元和志》卷5新安县: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垒,一名白超坞”。
古名安居水、琼江。即今四川铜梁县北之关溅河。《清一统志·重庆府一》:安居溪“在铜梁县西北,旧安居县南城外。一名关箭溪,又名琼江。自遂宁县东流至阳马桥入县界,六十里至县南关,又东北入涪。小舟通至阳马桥”
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南上园镇。民国 《东北年鉴》 北宁路线路图: 锦朝支线有朝阳寺站。
即焦陂镇。今安徽阜南县东北四十里焦陂镇。明正德《颍州志》 卷2: 椒陂镇 “在州南六十里润河上。前代置镇,有碑存,实宋仁宗宝元二年已卯正月立石。推知置镇,又在立碑之前,今镇废而规制尚存”。清乾隆 《阜
亦作身毒、欣都、印毒、印都信度、胫笃。即今印度。《元朝秘史》 卷13: “初命巴剌追回回王扎剌 (勒) 丁并蔑力克王,追过申河,直至欣都思种地面。根寻不见回来,却将欣都思边城百姓的驼羊都虏了。”
即吴越国杭州罗城。在今浙江杭州市。唐景福二年 (893) 钱镠建。周七十里。因其南北修长,东西狭窄,形似腰鼓,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