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铺
明置,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安顺府》 “普定铺”条下:又有“龙井铺”等,旧皆戍守处。地有龙井,故名。
明置,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安顺府》 “普定铺”条下:又有“龙井铺”等,旧皆戍守处。地有龙井,故名。
在今贵州都匀市西。《方舆纪要》卷121都匀府:“云津渡在府西一里。邦水河渡处也。”
在今湖北房县西南。《左传》: 文公十六年(前611),“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即此。古山名。在今湖北省房县西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即此。
1931年11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由吉安、吉水两县析置,驻水南圩(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水南镇)。为纪念红军第三军军长黄公略而命名。后迁吉安县富田区陂下村(今江西吉安市南陂下)。1934年10月废。旧县名。中央
亦作尚安郡。西魏改武进郡置,属邓州。治所在尚安县(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隋开皇三年(583)废。
①唐武德三年(620)析江宁、溧水二县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武德八年(625)并入归化县。②唐万岁通天元年(696)置,属商州。治所即今陕西柞水县。乾元元年(758)改名乾元县。古县名。武
即石山郡。治所在方义县(今四川遂宁市)。唐杜佑《通典》卷157遂州:“后周置遂州及兴西郡。”
即今广东丰顺县东北隍镇。 清乾隆 《潮州府志》 卷14丰顺县: 隍市在 “县东九十里隍社”。嘉庆二十四年
即九州。《通鉴外纪·包牺以来纪》:“(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囿。”《说文解字》段注:“凡分别区域曰囿。常道将引《洛书》曰:‘人皇始出,分理九州为九囿’。九囿即《毛诗》之九有,
商、周方国。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
清置,属归化厅。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百十里。清有外委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