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泉
在今山东济南城东南城濠崖下。泉从石雕的三个虎口喷出,故名。元于钦 《齐乘》 卷2 “大明湖”条载历下名泉,有 “黑虎,李承务巷”。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8: “ 《旧志》 云,水出汇为一池,潺溪有声,流入城河,上有黑虎庙。”
在山东省济南市城区中部黑虎泉公园内。得名在金代以前。源出悬崖下洞穴中,经暗道由三石虎口喷出,汹涌喧腾,声如虎啸,故名。属重碳酸钙镁型。附近有九女泉、溪中(一名莲花)泉、琵琶泉等14处组成黑虎泉群,诸泉参差错落,泉汇成河,河中有泉,别有佳趣。为游览胜地。
在今山东济南城东南城濠崖下。泉从石雕的三个虎口喷出,故名。元于钦 《齐乘》 卷2 “大明湖”条载历下名泉,有 “黑虎,李承务巷”。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8: “ 《旧志》 云,水出汇为一池,潺溪有声,流入城河,上有黑虎庙。”
在山东省济南市城区中部黑虎泉公园内。得名在金代以前。源出悬崖下洞穴中,经暗道由三石虎口喷出,汹涌喧腾,声如虎啸,故名。属重碳酸钙镁型。附近有九女泉、溪中(一名莲花)泉、琵琶泉等14处组成黑虎泉群,诸泉参差错落,泉汇成河,河中有泉,别有佳趣。为游览胜地。
元置,属临淄县。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金岭回族镇。元置,即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镇。为济南和益都间交通要驿。
唐乾封元年 (666) 分万年县置,属雍州。治所在长安城内永乐坊 (今陕西西安市南草场坡东)。长安三年 (703) 废。古县名。唐总章元年(668年)析万年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属京兆府。武周长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建,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七十五里清溪镇。明清浪卫治此。
即今安徽芜湖市北临江之弋矶山。《明一统志》 卷15太平府: 驿山 “在芜湖县北八里,临大江。南唐时设馆驿,列市肆于此,故名”。
指今四川金堂县境之沱江。《寰宇记》卷76金水县: 金堂水,“ 《华阳国志》 云: 新都县有金堂山,山有水,合巴、汉大江”。《明史· 地理志》 金堂县: “雒水经此,曰金堂河。” 《方舆纪要》 卷67金
即今江苏淮安市东车桥镇。清光绪《淮安府志》卷首《图说二》:府东有车桥镇。1944年3月,红四军第一师以一部兵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对车桥镇日伪军进行了一次歼灭战。同时将自淮安、淮阴四次增援之日伪军大部歼
北宋景德元年 (1004) 改定羌军置,治所即今山西保德县。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保德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以定羌军改置,治今山西省保德县,属河东路。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保德县一带。金大
即今广东廉江市。《方舆纪要》 卷104石城县: 新和驿 “在县治西”。元天历元年 (1328) 移石城县治此。
1941年1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招远县北部析置,治杜家村 (今山东招远市西北杜家)。1950年1月撤销,并入招远县。旧县名。又称北招县。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招远县北部析置,治今招远市杜家村。以
自今江苏连云港市新浦至大浦。长2.8公里。为陇海铁路支线。1935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