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墓渡

黄墓渡

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南。《清一统志·太平府二》: “黄盖墓,在繁昌县西南四十里。有渡曰黄墓渡。”


猜你喜欢

  • 贝左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向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 阳虚山

    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山海经·中山经》:“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河图·玉版》 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即此。古山名。在今陕西省洛南

  • 层山市

    即藤田镇。今江西永丰县东南藤田镇。《清一统志·吉安府二》:层山市巡司“在永丰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元至正中置, 今因之”。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吉安府永丰县:“藤田即层山司。”在今江西省永丰县东南。元至

  • 诸翟镇

    原名白鹤村。又名紫堤村。即今上海市闵行区西北二十六里诸翟镇。昔有诸、翟二姓居此,故名。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 置巡司于此。

  • 鲁镇城

    在今安徽桐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山焦城” 条下: “鲁镇城在县南七十里。相传吴鲁肃尝屯此。”

  • 西塞山砦

    即道士洑。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方舆纪要》卷76大冶县:西塞山砦“在西塞山北,即道士洑也”。

  • 昌都县

    1913年改昌都府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后属西康省。西藏地方政府设昌都宗。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北接青海省。属昌都地区。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8.9万。辖3镇、12乡。县人民政府

  • 苦溪

    指今安徽歙县东南新安江。因有滩三百六十,至为艰阻,号称苦溪。《寰宇记》 卷104歙县: 苦溪 “在县东南。从扬之水东南下抵深渡,名曰八十里苦。 其中乱石, 洪港斗折,

  • 黄杨岩

    在今福建三明市西岩前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永安县: 黄杨岩 “在县北六十里,与汀州府归化县接界。上多小黄杨,因以名岩。后亦名万寿岩。又名鳞峰岩”。

  • 志丹县

    1936年改赤安县置,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以纪念刘志丹烈士而命名。在陕西省西北部、北洛河上游,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属延安市。面积 3781 平方千米。人口12.8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保安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