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鸣沙镇

鸣沙镇

北周建德六年 (577) 于会州故址置,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隋开皇十九年 (599) 升为鸣沙县。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部、黄河南岸。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鸣沙,人口 1430。据唐《元平郡图志》载:“西枕黄河,人马行经此沙,随路有声,异于余沙,故号‘鸣沙’。”北周保定二年(562年)为会州治,建德六年(577年)为鸣沙镇治。隋、唐、宋、元各代均在此设州或置县。1955年置鸣沙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8年置镇。主产小麦、稻。盛产压沙西瓜、枸杞。有毛纺、地毯等厂。为县境东部农副生产集散地。101省道横贯全境。古迹有永寿塔。


猜你喜欢

  • 杨林湖

    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杨柳湖。《清一统志·黄州府一》:杨林湖“在黄梅县西南二十五里,西接太白湖。东由濯港径白湖渡入孔垅小江,至清江镇入大江”。

  • 麻叶瓮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明史·外国列传》: “麻叶瓮,在西南海中。永乐三年十月遣使赍玺书赐物,招谕其国。”

  • 库克乌苏水

    即今新疆特克斯县东南科克苏河,为特克斯河支流。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特克斯河又东北径特里莫图岭南,又东北流,库克乌苏入之。”

  • 烧锅甸子

    即今黑龙江延寿县。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2宾州厅: 光绪八年 (1882) “设分防巡检,驻厅东南二百四十里烧锅甸子”。二十八年 (1902)改置长寿县。

  • 卓索图盟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明末,蒙古喀喇沁部、(东) 土默特部归附后金,喀喇沁部先后编为三旗,土默特部编为二旗,合为一盟,会盟地定于土默特右旗境内的卓索图 (在今辽宁北票市境),故名。隶理藩院,并受热河都统节

  • 平山河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三里。《方舆纪要》卷116楚雄府楚雄县:平山河“在府东三里。源出南安州山中,流经府北而入龙川江”。

  • 洋坪

    即今湖北远安县西北三十八里洋坪镇。清设把总驻防。

  • 五鹿

    ①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穆天子传》卷6:“天子东征, 舍于五鹿。”即此。春秋时属卫,后属晋。《左传》:哀公元年(前494),“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亦即此。②春秋卫地。在今河南

  • 渭阳驿

    唐宝历二年 (826) 置,在今陕西岐山县南。

  • 乌仁关

    ①在今山西吉县西。《明一统志》卷20平阳府:乌仁关“在吉州西七十里,临黄河”。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八十里,下临黄河。《新唐书·地理志》:汾川县“有乌仁关”。